第一百零五章 大秦的三座奇观,都是利在千秋的千古奇观!
苏看来,现在建造少林寺唯一的作用的就是养一群武僧用来作战。
问题就在于,但是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用什么武僧传统兵种?
时代变了啊!
况且,建造上林苑以后,信仰修正就会变成佛教信仰了,这根本就和扶苏建设大秦奇观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
现在系统直接把少林寺排除了,实在是再好不过。
免得一直占着一个奇观位置相当碍眼。
扶苏放眼过去。
现在他可以选择建设的奇观,一个比一个离谱多了。
万里长城,秦驰道,十二金人,黄鹤楼,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名震千古的奇观。
没想到,竟然一次性全部出现了。
扶苏看了一圈下来,也有些犯了难。
这尼玛看哪个奇观似乎都不错,哪一个奇观他都想建。
锤瘾犯了。
别的不说,就一个只是造福蜀地的都江堰,进入了低武时代以后,效果也有了变化。
扶苏打开都江堰奇观介绍,一看究竟。
【水利类奇观,都江堰(二级)。】
【奇观介绍:低武时代奇观,都江堰扼守百川水泽,铸就天府生态,由此,都江堰必须敕建于原址之上,只有推进时代到低武时代才可生效。】
【奇观属性:一、建造后,将会在巴蜀地区诞生蕴含天地灵气良田,粮食种植产量翻倍,修炼速度翻倍。】
【二、奇观在原有基础上改进完成后,巴蜀地区发生水患的概率永久减少50%。】
【三、每逢枯水期,大概率产生降雨,在整个巴蜀地区产生风调雨顺的效果。】
【四、建造完成后,额外附送一名传说级别大工程师。】
【系统提示:在原址上建造升级奇观,所需建造时间减半,所需建造用材减少50%,该奇观建造期间,可以和其他奇观一同建造。】
都江堰这种奇观,属于在原址基础上扩建的奇观,建设工期会减少一半。
比如稷下学宫,灵渠,这种现实压根不存在的奇观,需要从零开始建设,建设工期就相对来说要多一些。
一个是踩在巨人肩膀上建造,一个是自己啥都没有从零开始建造,这当然不一样嘛。
看完了都江堰,扶苏也是颇为的激动,再一次查看起郑国渠的效果起来。
《史记·河渠书》载:“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
【水利类奇观,郑国渠(二级)】
【奇观介绍:低武时代奇观,郑国渠引水入渠,灌既关中使其再无旱田,贫瘠土地也能化为沃土。由此都江堰必须敕建于原址之上,只有推进时代到低武时代才可生效。】
【奇观属性:一、建造后,将会在关中地区诞生蕴含天地灵气良田,关中地区所有粮食种植产量翻倍,修炼速度翻倍。】
【二、奇观在原有基础上改进完成后,关中地区发生水患的概率永久减少50%,同时减少山体滑坡的概率。】
【三、每逢枯水期,大概率产生降雨,在整个关中地区产生风调雨顺的效果。】
【三、建造完成后,额外附送一名传说级别大工程师。】
【系统提示:在原址上建造升级奇观,所需建造时间减半,所需建造用材减少50%,该奇观建造期间,可以和其他奇观一同建造。】
可以看到,郑国渠和都江堰的效果不能说差不多吧,至少也是一模一样。
枯水期大概率引来降雨,保证不会发生干旱的情况。
而且,都是专注于提升所属地区的粮食总产值,是在总产值基础上翻倍!
这是啥概念?
拿甘蔗举例,甘蔗可以亩产一万斤左右,如果在郑国渠所属的关中地区栽培,那也还是亩产一万斤,不会有变化。
但是升级成二级的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