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波斯猫们的乖顺之路(二)
诚如黑月所说的那样:波斯那边的事情,确实有它“不足道哉”的地方。
一旦海宁的头脑清晰起来,他立刻将自己的视野跳出波斯,然后找到了一大堆解决此事的法子。
而且,这些法子还可以和以前的那些想法统一起来,让哈什米安等人几近失控的波斯战火,重新成为海宁图谋的一部分。
不过,这样也带来了一些额外的工作量,因为需要调动周围的几股势力,所以海宁必须将之前的那份计划好好的细化一下。
而这,就需要从那个庞大的计划开始说起了。
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自从哈什米安那件事情,以及后来发现的磨损问题之后,海宁的心中就越发强烈的萌生出一种紧迫感。
虽然白山一再提醒说,那种冲动是全然不必要的。但他还是将之前的那些设想,迅速地编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方案。
而且,他还给这个方案取了一个足以能够说明他心情的名字:火箭计划。
火箭计划是一个十年计划,是那个庞大到截止于拿破仑战争初期的计划的初始部分。
它以外交为驱动,以武力为依托,将孟加拉、迈索尔、海德拉巴、莫卧儿、奥特曼、波斯各割据势力以及附近的东南亚国家,乃至遥远的欧洲,全都囊括于算计之下,几乎是要凭借一己之力,就要在短短的十年里,奠定一个帝国的雏形。
这样做的风险当然是很大的,但海宁似乎已经有了一意孤行的苗头。
因此白山在劝谏的同时,也不得不尽可能地优化了这一计划的所有步骤。
结果当这个方案重新出现在海宁面前的时候,虽然他当初的设计早就已经面目全非,但就连他也觉得,改良之后的计划,似乎更有成功的可能。
后来,其他的AI机器人们几乎又将每一个步骤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调整。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有海宁在智慧上的局限,也有他对机器人能力的陌生。
当然也不是所有AI机器人都像白山那样了解海宁的想法。这个是后续出现调整的主因。
好在,他们毕竟已经相处了一段时间,正让海宁也有了足够的时间,了解AI机器人们的功能。
他记得,在白山上一次介绍这些功能的时候,所谓的语言能力,就是其中的特色之一。
海宁是在看过修改的计划之后,对这一点有了更加细节化的认识——原来几乎所有的机器人都内置了语言芯片,可以翻译全球范围内的绝大部分语言。而且他们作为AI技术的产物,拥有强大的深度学习能力,对语言的学习也是其中之一。
所以即便是方言,或者是没有被他们的芯片收录的语言,他们也可以主动进行学习,而且学习的过程要远比海宁这个普通人类迅速得多。
这让他们可以胜任许多外务工作。
海宁觉得,拥有这样的优势而不加以利用的话,那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所以,他才会在这个计划里如此依赖外交。
至于波斯这个首当其冲的炮灰,在海宁的外交部署之下,基本上可以确定将会沦为各大国围猎的对象。
首先,伊朗人的老对头奥斯曼人会收到海宁跑过去的橄榄枝。其次,北方的沙俄和西北方的中亚各国,也都有忌讳接待来自环球集团的友好使者。然后,波斯内部的各个派别也可以实现分化拉拢。战争持续到今天,有一些地方势力,因为自身实力有限的缘故,早就已经坚持不下去了。最后,阿富汗的那位艾哈迈德沙-杜兰尼也并非没有任何拉拢的机会。
是的,他们之前确实打过一仗,而且杜兰尼损失惨重。但如今,形势毕竟与当初有了巨大的不同。作为一名老练的政治家,杜兰尼肯定明白。朋友或者敌人的重要意义远远比不上实实在在的利益。
另外,英、法、西、葡、荷兰甚至丹麦、瑞典也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