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 > 第279章 太监皇帝是怎样炼成的惊变

第279章 太监皇帝是怎样炼成的惊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乎是在密谋通敌卖国。

1758年2月14日,伊丽莎白女皇下令召集军事会议,总理大臣受到传唤。别斯图热夫派人传过话来,称自己身体不适。他的借口遭到了拒绝,女皇命他立即赶到会场。别斯图热夫没有违抗圣命,刚一踏进会场他就被逮捕了。他的职务、爵位和勋位统统被免除了,被打发回家后他就沦为了阶下囚,所有的人都懒得向他解释一下他究竟所犯何罪。

之所以出现这种进入韩城的局面,主要是因为各位总理大臣的敌人们,采取了各种自认为正确的措施,以图确保没有人胆敢对帝国头号政客的垮台提出异议。这其中包括调动一支皇家近卫军的人马专门前去在议事的地方埋伏他。

这群士兵一开始认为要抓捕的对象是苏瓦洛夫一家因为他们在行进的路上有一段行程是沿着莫耶加运河河岸行进的,亚历山大与彼得两位舒瓦洛夫伯爵的府邸就坐落在这条河的河岸边。卫兵都知道这一点,因此才有了那样的推测,而且她们还欢呼雀跃地嚷嚷着:“谢天谢地,咱们这是要去逮捕该死的舒瓦洛夫一家去了!”。

然而很快他们就从那几座挨在一起的复数宅邸旁边走过去了,这期间他们的长官并没有下达任何命令,只是呵斥他们要保持一支军队的严肃纪律。如此以来,卫兵们总算是意识到,即将遭到逮捕的并非舒瓦洛夫一家人而是别斯图热夫,这让他们又嘟嘟囔囔地抱怨起来:“不会是这位先生,应该是那些践踏别人的人。”

次日清晨,通过已经来到圣彼得堡的波尼亚托夫斯基送来的便条,叶卡捷琳娜才得知总理大臣被捕了,波尼亚托夫斯基还提到另有三人也同时遭到了逮捕:威尼斯的珠宝商贝尔纳迪、叶卡捷琳娜先前的俄语教师阿达杜洛夫及拉祖莫夫斯基的前任副官埃莱金,后者与波尼亚托夫斯基交情不浅。

读罢这封信,叶卡捷琳娜已经明确意识到自己应该也受到了牵连,她和别斯图热夫已经结束了敌对关系,如今的他们既是朋友,也是同盟——这种关系的转变,主要是因为别斯图热夫为首的俄国本土派并不相信,彼得大公在上位之后不会背叛他们的盟友和俄国的利益,因为那家伙是普鲁士国王的信徒。因此,别斯图热夫便盘算着要找一个人替代彼得大公。考虑到俄国现行的继承制度,在身为沙皇的丈夫之后,妻子是可以继承皇位的,因此他们便把主意打到了叶卡捷琳娜身上。

叶卡捷琳娜显然对这样的示好行为也非常满意。她在俄国过得并不顺心,倘若能够成为一国之主,则将颠覆性的改变他的处境,因此双方便一拍即合。而波尼亚托夫斯基则是一位可以在政治上提供巨大帮助的人,他虽然是波兰贵族,在俄国也缺少根基,但是,他是俄国干涉波兰的最佳途径之一。如果能够掌握好这个途径的话,将来俄国想要对波兰动手的话,就必然要通过他叶卡捷琳娜——这是聚拢权力的手段之一。

类似的事情她们还做了不少。唯一的障碍是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不宜太过亲密,因为伊丽莎白女撒谎并非对叶卡捷琳娜完全信任。不过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一件难事,毕竟都是在俄国官面上打滚无数年的人。

于是他们找到了那个叫做贝尔纳迪的威尼斯商人。

贝尔纳迪凭借着生意上的便利自由出入于圣彼得堡一个个有权有势的家族,所有的人都信赖他,叶卡捷琳娜就曾托他在自己与别斯图热夫和波尼亚托夫斯基之间传递信件;而她的老师阿达杜洛夫一直对她忠心耿耿,她还将他举荐给了别斯图热夫;按照她的描述,埃莱金是“一个忠诚耿直的男人,一旦赢得他的友情,便永远拥有了他的心。他对我永远那么热情而虔诚”。

波尼亚托夫斯基的来信令叶卡捷琳娜惶恐不安,不过她还是竭力地控制着自己,绝不向外界示弱。她曾说:“当时我的心口上可谓是插着一把尖刀,但我还是精心打扮了一番,去参加了当天的弥撒。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