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 > 第95章 大数据板分院帽

第95章 大数据板分院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达到那种精确结果的算法。在正常的科学进化过程当中,这种算法恐怕也得通过穷举的方式才能够被最终总结出来。但在海宁这里,因为他意外得到了AI机器人的帮助,所以这个过程就被省略下来了。

因此,他现在只需要将这些先进的手段加以利用,就可以轻松的实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用途。

这些用途,有一些看起来平淡无奇,甚至即便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也不会马上被引起重视。但有一些却让人震惊的如同魔法一般,比如米林科维奇即将在第五基地推广的一种崭新的教育制度,分院帽。

分院帽这个词来源于著名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哈利-波特》系列。那里面有一顶可以根据孩子们的潜力和本性,将他们分配到不同学院当中的神奇帽子。

而在现实当中,虽然人们迟迟无法精确的做到,但也一直有人在宣扬着因材施教的学说。在大数据发明之后针对学生的性格和基本功进行定下培训,似乎也成为了将来可以实现的一种教育方式。

但因为相关的科技才初出茅庐,加上人性的复杂远不是一般的数学模型可以定义,另外,窥测人性深处的规律往往也被认为是对人格的亵渎,所以这类技术并没有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但是在米林科维奇这里,这些阻力已经都不再存在。在刚刚成立的招生过程当中,分院帽制度就被直截了当的运用了起来。

当然,米林科维奇并没有去做一顶帽子,即便他做了,那也是已经没有魔力的帽子,真正起作用的是他新片当中记载着的算法。这些算法可以临时调整各种参数,海宁在后来就听说,这些参数当中有一些是用来评估孩子们是否容易对环球集团产生效忠情感的。

类似的评估标准还有很多,更符合环球集团利益的学生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条件。尤其是软硬件设施还不够充沛的时候,普通学生所能够接受到的几乎就是一些纯粹的素质教育。

不过环球集团内部的所谓素质教育和21世纪的也有极大的不同。孩子们的学习内容首先就被要求不得脱离生产实际,相比起21世纪那些层层筛选精英,并把他们送进机械、化工等工厂,以及某些高端科研院所的制度来说,环球集团所进行的教育似乎就是电子厂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从业培训一样。

其实,海宁最想做到的就是像培训电子厂员工那样培训科研院所的研究员,这一点在理论上其实并不是无法做到的。专科教育就是解决一些人才缺口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在历史上也是得到过证明的。只不过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对通识教育特别在意。教育制度首先要重视的,就是培养孩子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有世界观作为基础,其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算是有所着落。

这样的观点其实并不被海宁所认可。他甚至觉得,他所受的通识教育,对其世界观的影响恐怕还没有改善体内DNA对此类认知的决定能力。

当然他的观点可能是错的,不过相同的原理之下,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也有可能是被错误的评估了。

不过,本着小心谨慎的原则,海宁仍然坚持了相对成熟的通识教育制度。只不过是将更多的务实性的内容贯彻到了里面。

抬头俯窥天地,低头修渠种菜,是他这种教育方式呢最好写照。当然在乌拉尔地区这种农业式的描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相反,孩子们需要在学校里进行马术方面的专项训练。这本来都是家长们应该进行的教学内容,但现在,他们可以安心的去放羊了。

由于当地的生活规律和习俗与海宁等人竟然不同,所以孩子们的作息时间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他们不需要在中午头里回家去吃饭,因为学校会给他们提供免费的饭食。

一些每天只吃两顿饭的孩子,也在这一阶段当中被改变了一些习惯。当然这会招致他们家长的反对,因为学校总是会放假的,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