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寡妇生活指南 第213节
现在的商船,小老百姓的,既不怕衙门,也不怕军队,甚至还有军船经过,有站的老远的小老百姓挑着担子跑到岸边去指指点点看热闹看新奇的。若是乱象,早吓的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慢节奏的生活是真的没啥新奇的大事发生,所以无聊是常态。但凡有点什么新鲜的事情,小老百姓们跑的比啥都快的要去看。说白了,在京里,秋后,哪怕是菜市口杀个人,那血淋淋的,也是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的要跑去看,还有狠的,挤不过去看,照样是爬梯子到房顶上也要看热闹的,为了看热闹,不怕死的不知道有多少,摔下屋顶也不管。
小事尚且上心,更何况是军船来了,好家伙,多少人现在知道了,定时定点的守着岸边去瞅热闹,瞅一瞅船有多大,吃水要多深,开的有多快,说的飞了,还能谈到那刀剑啥的杀人有多快狠准……
这样的事是拦不住的,还能拦着不叫去看吗?!只是一再的提醒注意安全,别掉下河里去,这天气,就算岸边的水不深淹不死人,但冻也能冻死啊。真冻着了,就算没伤寒而死,但吃药不花钱吗!?看个热闹而已,值得拼上命去!?
说了一会,就又散了。各行各事。
师爷安排各事务,便安顿起今年的各项事务来。首先是码头上的事一堆,得规范,其次是春耕,然后是查税啥的诸事等等。
王安平和几个小吏就轮流的往乡下开始跑了,人也真正的忙了起来,有时候不能回城也是常有的事情。
赵幼娘怕他在乡下冻着,叫翠兰送了些取暖的厚衣服厚鞋子去。
翠兰送了回来,道:“其实衙门里的小吏也挺累的呢,这么冷的天,田野上的风都能吹冻人。这天天在乡下看田地,看种子啥的,也挺不容易的。”
赵幼娘听了,便有点心不在焉,心里牵挂,却又说不出来。就怕他在乡下没吃没喝,吃冷干粮可怎么办?!
第342章 胁恩
翠兰知道她在想什么, 道:“吃喝不用愁,老太太叫姑爷带了不少铜钱还有米面啥的在身上,到了乡下,不拘哪家给点米面和干菜, 叫给做一做吃, 再给一把铜钱当酬劳, 便也不算扰民了, 姑娘放心吧, 且有热食吃呢。老乡们别的没有,一口热水还是有的。不用担心!”
“嗯。”赵幼娘道:“现在地还冻的硬梆梆的, 这么跑着容易出汗, 也不知道带了药没有, 万一冻着了,不是小事。”
“带了,我都问了,都带了。”翠兰笑道:“况且跑腿的事还有大牛呢, 他身体壮的跟牛一般,会护着姑爷的。”
赵幼娘听了便松了一口气。
“听说大牛一顿饭能吃五碗饭, 胃口真不是一般的大,一般人家也真是养不起。”翠兰说着便笑了, 道:“衙门里也不嫌他吃得多。他这样虽然薪水少, 但也是个好去处。若是在别处干活,得被主家嫌弃死。他又是个不会主张的,自个做生意肯定又不行。就这样跟着姑爷在衙门里, 挺好。张家也从不嫌弃他吃得多,生恐他吃不够,肉都是敞开了叫他吃的。也难怪他从来不想季家。”
“你现在连季家的事也敢瞎打听了。”赵幼娘道:“这样可不好。”
“姑娘可别冤枉我, 我可没主动打听,我去了是听李氏和陶氏说的呢,往我耳朵里灌,我就听一嘴呗,嘿嘿。”翠兰笑道:“季家老两口现在卖点卤味呢,自己却舍不得吃,给孙子也舍不得,老两口每天只吃点咸菜就馒头,没卖完的包子啊,馒头啊,他们就吃那个。我一开始没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季家又不缺钱。别人家不舍得,他们何必不舍得,后来多听听就明白了。这是做给徐氏看的。意思就是看看我们供养着你们仨,只能吃这了,你好意思么?!”
赵幼娘一愣,道:“什么意思,是想赶他们走人?!”
“倒也不是赶人走,就是想施恩的意思,”翠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