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古代科举之路 > 古代科举之路 第7节

古代科举之路 第7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吃这些,一碗红薯饭就行,没味道可以放点咸菜。

秦遇把碗筷放下,“娘不喜欢,以后我也不吃了。”

张氏:………

也不知道是不是早饭吃得好,张氏感觉身体都没往年那么累和冷了。再加上秦遇坚持,张氏就妥协了。

吃了早饭后,秦怀铭差不多就来喊他,他背上书箱,同秦怀铭快步走向私塾。

他倒是想跑,一来背着书箱不方便,二来其他人看着不雅观。

秦怀铭不解,“你走那么快干什么,我们不会迟到。”

秦遇言简意赅:“锻炼身体。”

秦怀铭嘴角抽抽:“好吧。”

他们进入私塾后,秦怀铭额头都冒了汗,嚷嚷着热,秦遇有些羡慕,少年人火气真旺。

“我走了啊。”秦怀铭跟他挥挥手,进入了乙班。

丙班里,秦遇今天来得早,他是第一个。这会儿天色还昏暗着,他把蜡烛点燃,看了一遍文章后开始背诵。

之后陆陆续续有其他人来,赵锦堂是最后一个到的,他脸蛋红红,鼻尖还浸着汗珠,在座位上坐下才长长松了口气。

吓死他了,差一点他就迟到了。

他左右望了望,然后猛的回头,把秦遇吓了一跳。

秦遇笑他:“你干嘛啊。”

“你们来好早。”

秦遇眨眨眼:“你也可以。”

赵锦堂苦了脸,他不可以啊。早上太冷了,他舍不得温暖的被窝。想想冬天才过小半,后面更冷,他心都拔凉拔凉的。

他怜惜了自己一把,揉揉脸,也开始背书了。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知远之近…知…知…”他卡壳了。

后面传来一道温和带着稚气的声音:“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注1】

这是出自《中庸》的内容,与《论语》《孟子》相比,《中庸》只有3568字,背诵要轻松许多。

但对赵锦堂而言,都是地狱难度。

他这次整个身子都转了过来,可怜巴巴望着秦遇,明明他比秦遇大,身材也比秦遇壮,愣是做小可怜之态。

秦遇叹了口气:“不是跟你说了,让你先理解意思,再背诵吗。”

赵锦堂死记硬背,又不常温习,之前背过的东西经常忘记。

果然,他吸了吸鼻子,道:“我忘了。”

“你没做笔记吗?”秦遇不是气量狭小之人,他做笔记从来都没背着人。其他人要学,他乐意分享。

但是最后都不了了之。

赵锦堂咕哝:“做笔记就没空听夫子讲的什么了。”

也有人想借秦遇的笔记,奈何秦遇字迹太潦草。秦遇无奈,繁体字笔画多,他能用繁体字记录已经很考验他了。

两人四目相对,赵锦堂的眼神里都是对知识的渴望,把秦遇逗笑了。

他道:“君子之道,淡而不厌。可以浅易理解为君子为人处世,虽淡泊却并不令人厌恶。”

赵锦堂点头。

“简而文,温而理的意思还记得吗?”

赵锦堂迟疑:“简易有文采,宽和不失条理。”

“对。但不全对。更深一点的意思是说,君子无欲无求,温润正直。”

赵锦堂若有所思,又接着追问。

秦遇按照字面意思讲给他听,末了,道:“有时候深究其意,还要联系上下文。”

“前文有【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衣锦尚絅,内着艳丽衣裳,外罩麻布。暗喻了君子和小人对比,君子内敛谦和,日子久了,大家自然会发现。而小人毫无德行,却处处炫耀,只会被人耻笑。”【注2】

“把整段话连接起来,就是告诉人们,人的一生很漫长,一时得失算不得什么,厚积而薄发。”

秦遇看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