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古代科举之路 > 古代科举之路 第1节

古代科举之路 第1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手中感觉一阵黏腻,手里的豆糕边缘有些化了,他甩了甩脑袋,把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去,小口小口吃着糕点。

他环视一圈,还好秦家留下了这么一间豆腐铺子,如果在乡下,靠种地为生,秦遇也不用挣扎了,早死早超生,还不用带累他娘。

想到张氏,秦遇皱着的一张小脸出现了笑意。

他把一块豆糕吃完,跑到厨房门口张望。

张氏一身荆钗布衣,腰间束着围裙,秦遇一出现,她就看到了,笑道:“遇儿,厨房热,你去院子里等着。”

“娘,我洗手。”他把手摊开给张氏看。

张氏舀了一瓢温水在木盆里,给他端到厨房门外的小凳子上,秦遇弯下腰认真清洗。

过了一会儿,张氏出来匆匆进了住房,把一张四仙桌搬出来,秦遇跟着摆凳子。

四仙桌可以看做缩小版的八仙桌,每面只能坐一个人,对于秦家来说却是刚好。

地方狭窄,没有多余的地方再作大堂,不下雨的时候,他们母子俩就在院子里吃饭,下雨天就去作坊里吃饭。

饭菜上桌,一碗煮泥鳅,一碗肉沫蒸蛋,还有一碗油渣炒青菜。以及张氏面前放着的一碗早上特意留下来的红薯饭。

秦遇人小,吃了蛋羹和泥鳅就差不多饱了。她吃红薯饭和青菜,油渣就算开荤腥了。

不过秦遇不依着她,他稳稳夹住泥鳅肉往张氏碗里放,张氏拦着碗沿:“遇儿乖,这是给你补身子吃的。”

她也是听大夫说,泥鳅是补物,很适合体弱的人吃,她就跟来铺子里买豆腐的农户商量,以物换物。

秦遇看着她:“娘不吃,我也不吃。”

秦家没有买驴,每天磨豆子做豆腐都是他娘一个人干,如此大的体力消耗,不沾荤腥怎么行。

以前秦遇说这话的时候,张氏不信,小孩子哪有不嘴馋的,说说就过了,谁知道秦遇真的忍得住,张氏无法,只好依了他。

她看着碗里冒尖的泥鳅肉,忙说够了,秦遇这才作罢,低下头吃东西。

张氏垂下眼,心里又涩又甜。

这么懂事孝顺的孩子,以后一定要健健康康才好。

午后是难得的休息时间,张氏会去睡一会儿,她每天寅时,也就是凌晨三点就要起来准备。

把浸泡好的豆子舀进磨盘里磨,这是最费时间和功夫的,等到豆子磨成浆,又要滤浆,这样子是为了把豆腐渣和豆浆分离开。

随后烧火烹煮过滤好的豆浆,煮好之后点卤,这是个精细活儿。

卤水多点一下,豆腐就会少一块。若是再多点几下,豆腐会发黑有毒,自然也就不能要了。

而卤水少了,少一点还好,做成嫩豆腐卖,但若是少太多,就会不成型。点卤时还要不停搅拌着,直到看到豆腐花。

随后把豆腐花用纱布包裹,放入木板上,上面再放一块拇指厚的木盖子,上压20公斤的重物,等候两刻钟压制成型。这样一板豆腐差不多就做好了,如此循环,直到做够上午售卖的量。

辰时两刻,早上七点半,张氏把刚做好的豆腐搬到铺子上售卖,陆陆续续就有人来买了。

她从凌晨三点到早上七点半能做六板豆腐,一板能划9块,每块3文钱,约摸六两重,如果遇上要嫩豆腐的,价钱是一样的,但重量会多一些,因为嫩豆腐含水多,不过大体上不会差。豆腐能有162文钱,再加上豆浆的收入,每天能有近200文的进项。

豆腐铺子是自家的,这部分成本可以省下。

时下一斤大豆两文钱,一斤大豆可以做出2.3——2.6斤豆腐,一板豆腐约摸五斤半,那么需要大豆两斤二两,刨除做豆浆所用,一板豆腐要用两斤半的大豆,即5文钱。

一板豆腐划成9块,每块3文钱,可卖27文钱,除去成本,盈利22文钱。

每天六板,豆腐132文钱,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