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当老师 第17节
像我们那个时候,五斤猪肉过一个年,除夕晚上的肉菜只能摆上桌装个样子,谁也不敢动筷,留着用来招待拜年的客人。”
“以后会更好的,以后过年猪肉摆上桌都没有人吃,大家都吃青菜。”
“真的会吗?”
“嗯,肯定会。”
煮出来的香酥肉留了一半,用以明天招待来接成秀芳回娘家过节的娘家人。
果然,第二天,原主的大舅和小舅家各派了一个女孩子过来,接成秀芳回娘家过节。
这儿的风俗挺有意思,端午、中秋两个节日,娘家会派人过来看看外嫁女,顺便接她回娘家过节。一般嫁得近的,会在当天回娘家去,在娘家吃餐饭就回家。也有的外嫁女当天抽不出时间回娘家,只能提前回去,或者把过节礼吩咐来着带回去。
今天来的两个女孩子读四五年级,叫成秀芳姑姑,唤林舒月表姐,样子还挺乖巧。
饭后她们说要回家,成秀芳又给了她们一人一块油纸包装的月饼和饼干、橘子等当零食,嘱咐说:“我明天再回家过节。”
随后两个小姑娘拿着零食,开开心心回成家村了。
下午,林舒月拿着月饼、橘子等东西去看望林家奶奶。
林家奶奶现在一个人住在老宅子里,七十多了,身体硬朗,还会种菜,又养了一头猪。
这个村庄的老宅子都是明清代的土房子,慢慢的,新房外溢,盖红砖瓦房的人把老宅子包围了起来,想必再过十几年,盖小洋房的人又会把这片红砖瓦房给围起来。
林舒月跟奶奶说了些话,给了她五十元钱过节用,她死活不要,林舒月死活要给,两人上演了一出过年时常见的拉扯戏码。
好说歹说,她才收了下来。
林舒月从奶奶家出来,沿着大路一直往家那边走,只见好几个年轻的姑娘在林小敏家后面的院门口谈天说地。
有人老远就叫她:“新月,过来聊聊天。”
林舒月仔细看了看,这才回想起来,这人是原主从小的玩伴,叫林春霞,她已经出嫁了,此番回娘家过中秋。
“春霞什么时候回来的?”林舒月装出一副熟悉的面孔问。
“上午回的。”
林春霞的妈妈一个劲儿地喊:“别站在外面啊,快进家里坐。”
“不用了,我们站在这里随意一些。”
“这话说的,进家里坐也可以随意呀。”
反正大家都不为所动,依旧站在原地瞎聊。
“我听说你调到三中了?”林春霞问。
“嗯,这个学期刚调过去。”
“还是你好,有正经工作。”林春霞说,随后话锋有些炫耀似的,“不像我,花钱全靠男人的。”
有人接过话:“你也是好命,你老公不是在煤场做管理吗?我听说老板开的工资很高啊!”
林春霞安然地接受着奉承的话,笑了笑,说道:“也没多高,不过就是维持日常开销,说赚钱,钱都让老板赚完了。”
林春霞长得还是挺不错的,虽然当初学习成绩差,但是嫁的好。她嫁去了原田镇,这个地方产煤,煤矿局就在那里设立,原主的二外公退休前也曾是煤矿局的员工。
“对了,煤老板就姓夏,他有个女儿好像就在三中读初中,不知道是初几。”
姓夏?
林舒月不禁脱口而出:“夏澜?”
现在这会儿煤炭允许私人承包开发,夏澜爸爸就是一个煤老板,虽然没有山西煤老板财大气粗,但是在当时整个县里,即使承包一条煤垄的老板都赚到了不少钱。
“对对对,就是叫这个名字,我听老板说他女儿长得很漂亮。”
林舒月还没有回答,林小敏先抢过话:“夏澜真的很漂亮,是我们学校的校花。”
“我也只是听说,没有见过她。而且他们家也不在煤场边,听说夏老板打算去市里买房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