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大理国反
> 不得不说,两年的时间,能将所有的产业笼罩着岭南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并且还派人送了七百万两纹银到京城,交给了乾熙帝。 当前乾熙帝,见到凌云派人送来的七百万两银子,大吃一惊,暗道这小子,竟真的能给他赚这么多钱,虽然两年的时间,并没有赚够一千万两,但是七百万两银子放在他面前的时候,那剩下的三百万两,显得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更何况距离三年之期还有一年,他相信以凌云的本事,一年的时间,再次送上三百万两,也只是小事一桩。 凌云从来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他虽然派人送上了七百万两纹银给乾熙帝,但怎么可能只单单送上而不提要求呢! 为了自己的生意能够打入别的省份,凌云开口向乾熙帝,讨要了一道圣旨,还有一块令牌,这两样东西主要是用于他生意扩散,如果秦永安将生意入驻到别的省份,遭到当地官员的恶意阻拦或是霸占的时候,只要拿出令牌来晃一晃,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凌云是个懂规矩的人,他并不打算将自己的生意遍布全大乾,只是打入了与岭南相邻的两个省份,也就是湖广省以及福宁省。 再往前,就不敢再继续了,因为以他的能力,做到这一步已经是极限了,而且在湖广和福宁两省的生意,并不像在岭南那样广,只不过占据了一部分。 因为哪怕有乾熙帝撑腰,但如果不给别人活路,湖广和福宁两省当地的豪绅,便会对他的生意群起而攻之,哪怕是两败俱伤,也不会让他安心发展,倒不如以和为贵,能赚点是一点,以后有机会在慢慢蚕食。 第二年的夏天,距离凌云的任期只有半年之久,凌云闲来无事,驾着马车,逛了一遍整个南夷府,感受一下南夷府百姓的生活,一路走来,他发现如今的南夷府,已经没有当初那种窘迫的状况,心里甚是欣慰。 与此同时,他在心里感慨,不知道任期一到,乾熙帝是否会将他召回京城,或是将他调往别的地方,这些他都不得而知。 将剩下的三百万送往京城的时候,凌云去了一封信,请求继续留任南夷府,按照路程的时间,等他回到广信城的时候,去往京城送银两的人也该回来了,到时候是否继续留任,就只能看乾熙帝的意思了,为此,他还多加了两百万,也就是给够三百万,又另增了两百万。 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想乾熙帝能继续将他留在南夷府,如果调往京城或者调往其他地方,那么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而且他的三万部下该何去何从,这也是一个让他为难的地方。 哪怕乾熙帝让他升职,但如果升职意味着要卸掉南夷军三万部下,那他宁愿在这里继续当他的知府,如果能将三万部下带走的话,那他至少觉得,这不算是一门亏本的买卖。 别看南夷军只有三万人,但南夷军的武器装备以及战斗力,绝对不弱于大乾王朝任何一支军队,哪怕那支军队的兵力高出两倍兵力于南夷军,凌云仍然觉得他们有一战之力,而且是利于不败之地。 这种自信,源于自身的实力。 果不其然,当凌云的车驾到回到州衙府的时候,派往京城的人已经回来,原以为他会带来好的消息,却没想到,带回来一个让他震惊不已的消息,而且他不知道这个消息,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这个消息就是大理国叛乱了。 乾熙帝拿到钱,只对他的人说了一句辛苦了之类的话,就让他下去了,至于信,送上去倒是送上去了,只不过他的人在京城等了将半个多月,依旧没有等来乾熙帝的口信,也没有要召见的意思。 临走时,只让宫里的太监带了一句话,那就是待定,顾名思义就是先等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