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的准备期
为了做到灵活运用、做到精,原地休息十分钟再来!”
“是!”季柏舟他们异口同声道。
准备期的训练比过渡期改动很多,是一个全新的阶段。首先是大大增加了冰上训练的时间,该做的专项训练还是要做,训练时间每天训练时间延长了一个小时,上午时间不变,下午从两点半到六点半结束;其次是在这一阶段,教练们会做一个全面性、有针对性的训练,包括但不限于技术训练、身体训练、战术训练、心态意志训练等等;再次,就是在后期会有一些测验赛,这种比赛的目的性就很强了,一是检验运动员们这段时间的训练成果,二是教练根据比赛结果观察每个人的弱项,再根据情况制定下一步的训练计划;最后,还会增加团体赛、接力赛的训练。
过渡期的训练虽然难度不大,但都是为准备期打基础的,现阶段通过提高训练难度、增加训练强度,来提升运动员们的综合水平和竞技状态,从循序渐进到全面提高,都是为后面的国际比赛做准备。
准备期的训练是全面性的,章林森先让他们感受下,正好也有利于近期参加的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然后会有专门的赛前训练,包括个人赛训练和团队赛训练,12月份的训练还是先以比赛为主。
经过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又或是队医领队,彼此有了一定了解,都逐渐适应现在的训练、工作和生活环境。章林森带领的整个短道速滑男子团队初期磨合的差不多了,熟悉以后大家凝聚力也开始增长,即使平时他们会和比自己厉害的队友较劲,可也没有红过眼,只会更加努力,因为他们心里清楚,拿了冠军不是一个人一个团队的荣誉,更是国家的荣誉。
前面的训练都是个人能力的训练,现在团队训练也要抓起来了。
季柏舟杨帆华清他们就三个人,接力赛必须要4人,还有男女混合接力。章林森手里的老运动员们在准备世锦赛,没办法过来,其他教练手下的运动员倒是可以来一个,但季柏舟他们本身就是新队伍,再加一个新队友,章林森担心一个月的训练磨炼不出他们的默契度和配合度,想了想,打算只让他们参加团体追逐赛,正好三人。
1号时,全国短道速滑的报名通道开启。晚上结束训练到宿舍收拾好,季柏舟他们开始报名。
全国短道速滑参赛组别不是按照成年组少年组分的了,而是按出生年份分的,无论男女,2000年7月到2002年6月为a组,2002年7月到2004年6月为b组,2004年7月到2006年为c组,abc三组的比赛项目不一样,季柏舟和华清都是01年的,杨帆是02年的,正好都可以报男子a组。
男子a组的比赛项目有500米、1000米、1500米、5000米接力、团体追逐赛、混合团体接力。
而且这次比赛没有限制运动员参赛项目的数量,章林森让他们报了团体追逐赛,其他个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他在看情况敲定。
杨帆拿着手机做到季柏舟旁边,问:“舟哥,个人赛你参加了什么项目?”
季柏舟说:“男子500米和1500米。”
“咦?”杨帆有些不解,“我以为会都参加呢。”
季柏舟说:“500米考验爆发力,1500米考验耐力,我最想锻炼这两个。”
这是季柏舟的习惯了,每次比赛他都会报名最长的和最短的那个。1000米对季柏舟来说不难,其实1500米也不难,男子超级3000米才具有挑战性,可以这次比赛没有,他只好选这两个。其实都参加也无所谓只参加一个500米也无所谓,他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实力,比别人多了两年的经验占了很大优势,面对都是十八九岁的队友或者对手,没有意外他有信心拿冠军的,可是很多人需要一个赢的机会,他不想占用一个名额。再说了,他两世加起来大大小小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