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77节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77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了,再考虑分账。

开学的日子临近,过完元宵,夫妻俩就收拾好行李,坐火车北上。

知青返城的热潮还在继续,火车上依旧很挤。

到了泉城,来接人的是林若锦。

她伸手接过一个袋子,“好重啊?这里头都装得啥?”

林若云笑笑,“一些土特产。”

这一趟,他俩带了不少东西,尤其是肉,猪肉、鸡肉鸭肉鹅肉还有咸鱼,加起来有五六十斤,都是公婆强塞的。

吴氏和陈老爹都觉得,三儿子结婚三年了,他俩还没见过亲家,很是没礼显得特别不尊重三儿媳,可如今出行确实不容易,就装了很多土特产,希望亲家能感受到他们的心意。

林若锦道:“早知道就叫上你姐夫一块来了。”

林若云看了看周围,没看到其他人的身影,不禁问道:“姐夫和小弟怎么都不在啊?”

今天是周末,按理说没上班啊,小弟应该在的。

“他们啊,在上学呢。”提起这个,林若锦脸上的笑意明朗许多。

“上学?上哪门子的学啊?”林若云懵懵的。

“他们几个在读夜大。”

上了车,林若锦才细细说来。

“这事啊,其实跟小弟还有点关系。

去年他值夜班嘛,因为看不懂机器故障提示,就瞎操作一通,结果弄得机器坏了、人也受伤了,还停了生产线。

他是新人,有保护期,又受伤了,不好追究,于是带小弟的老师傅和组长就挨了批评。那俩人不服气,就跟工会反应。工会派人来查,结果一查就发现类似的事不少呢。

这事呢,仔细追究,就发现各方面都有责任。小弟没认真学,操作失误,工厂设备老旧没及时维修更换,车间管理松弛,众人的责任意识也不强,有了问题互相推诿。

厂里就打算搞个补习班,给大伙上上课,系统的讲讲生产这方面的东西,但这个不好搞啊,年轻人一心埋头复习想考大学,年纪大的笃信自己的经验,不肯学。

上面的人没法了,就把问题往上头递。上头就发现这种情况不是个别厂子才有,是惯例。再加上如今号召学习扶桑那边的企业先进经验,组织研究了大半年,决定提升大伙的文化水平,就在省里弄了这个夜大。”

“这个夜大一般都是晚上和周末上课,不耽误平时上班。等全部科目都考过了,就有毕业证,出门也能说是大学生了。

你二姐夫先前考了两回正经大学都没考上,你二姐气得很,如今听到小郑在上夜大,勉强算是大学生了,瞧他又顺眼不少。”

姐妹俩露出一个彼此才懂的笑容,老二啊,是个要强的。

在林家只住了一天,人多不方便,夫妻俩就起程回京。

京市里,徐老和孙老的小日子过得还挺美,一把年纪了也不怕摔,天天吃过饭都要去冰上溜两圈,说是强身健骨。

耍够了就去找好吃的,像什么东来顺、全聚德,都重新开业了。

自从改开的春风吹起来后,京市那些老字号店铺就像雨后的春笋,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来,这可让许多老京人欢喜得很。

夫妻俩也借两位老人的光,蹭到不少好吃的。

二月底,学校开学了,学生们回到校园,散漫的心改就该收一收了。

但今年注定是热闹的一年,外面的动静可真多,叫人难以沉下心,总是忍不住翘首观看。

先是三月里,扶桑的音乐家小泽先生带着米国交响乐团来华演出。这是十年后的第一次,稀罕得紧,于是当天的首都体育馆里,人潮涌动、掌声不断,气氛十分热烈。

也是从那天开始,学校里悄悄兴起一股音乐热,小礼堂里总有琴声传出来,从《草原英雄小姐妹》《白毛女》,再到《命运交响曲》《星条旗永不落》,曲风越来越活泼大胆。

孙老有空时也会弹一些曲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