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48节
的感觉,她好像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扑通扑通,深吸了好几口气,才慢慢平复下来。
铃声响起,操场上的人收起了书,广播里传出了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请各位考生进入考场。”
林若云和陈爱学分别,向各自的考室走去。
到了考室门口,一共有两位监考老师,一人核对资料,一身搜身安置书袋。
每间教室里只能坐三十位考生,显得十分空荡。
待全部考生进入教室后,监考老师一人宣读考试规则,一人巡场监视考生签考试诚信保证书。
八点五十的时候,考卷被送进教室,那一刹,林若云似乎听到了齐整整的抽气声。
监考老师向学生们展示密封袋,以示试卷完好未拆封。
广播里传来柔和的女声:“请监考老师发卷。”
两位监考老师便一左一右的开始分发试卷。
因为之前就宣布了考试纪律,众人也只是写下了姓名等信息,没有答题,但是可以看题。
林若云初初扫了一遍,还好,不算难,但比较宽,有些东西如果看报看得太少、又或是没有听过记者的新闻专稿,是没有办法作答的。
譬如这简答题中的第五个,简述一下大寨的根本经验是什么。全国人都知道农业学大寨,可有几个人明白为什么要学它?还有第六个,生产关系包括哪几个方面?如果只是按照书上的介绍,那就是十几个字,可这题目下面很大一片空白,显然不是十几个字就能应付的。
而整张卷子中最难的则是最后一道题,如何正确理解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这个真的棘手,好在前段时间的新闻里有不少文章解读过。
林若云再次觉得收音机的钱花得真值,也感谢陈爱学的辛苦付出,才让他们有钱有券买下收音机。
滋滋滋的电流声响起,女播音员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出:“考试时间到,请考生开始答题。”
众考生立马提笔答题。
政治的题目虽然不多,题干也简洁,但要回答的内容却十分多,而且因为担心答错,许多人都会先打草稿,再誊抄到答卷上。
“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请考生抓紧时间答题。”
广播冷不丁的响起,考生们意识到时间流逝,再度抓紧答题。
此时,林若云也刚刚答完最后一题,开始回头检查前面的题目。
说实话这政治题检查和不检查的区别不大,因为头一次作答时就把填写的区域占满了,回头改答案时根本没有地方写。
“考试时间结束,请全体考生停笔起立,请监考老师收卷。”
众人照做,等着老师收走卷子,不敢先行离开,生怕自己一走,那卷子老师还没收就被风吹走。
直到监考老师抱着卷子离开,众人才依次走出考场。
作者有话说:
[1]引自知乎文章“回顾1977高考,当年的题目你会做吗”。
最近心理有点疲倦,这文数据太差太凉,一直申榜一直轮空,挺打击人的。之前想砍纲完结,但大纲早就写好、人物也设定好了,如果角色不按照既定结局写,作者不太甘心,只能强迫症的写完。
所以,以后的更新时间都是晚上九点了。
第52章
林若云觉得教育部安排政治作为第一场考试的科目, 应该是有鼓励大家、增加考试信心的目的。毕竟高考可是影响人生的大事,如果第一场考试就考不好, 那很容易影响考生的士气。
但政治这门学科嘛, 只要是一个正常的华国人、能够认字写字的人,看到卷子总能答上一些题目的,这不就间接的增强了大伙的信心吗?
看看这些下楼的考生, 他们的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明显比之前上楼的时候自信了许多。
别说他们了,林若云自己也是深有体会, 拿到卷子之前, 总担心自己看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