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九鼎价值所在
样式。
落在离仙大陆西部一片水面常年平静如镜的观星湖湖水上的那尊鼎,铭文显示它叫星宿鼎。星宿鼎高九丈,三足圆形形制样式。
关于九鼎,第三个重要信息,是由后人总结出来的。人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发现,这九尊鼎每一尊出现的地理位置都非常有讲究,与它们自身的名字都能对应上。
当然你得用阴阳八卦的知识,才能明白其中的真正涵义。
星宿鼎对应乾卦,代表天;九宫鼎对应坤卦,代表地;巽异鼎对应巽卦,代表风;劫罚鼎对应震卦,代表雷;龍雲鼎对应坎卦,代表水;凤黎鼎对应离卦,代表火;藏山鼎对应艮卦,代表山;莽荒鼎对应兑卦,代表泽;天元鼎对应阴阳,代表中枢。
有了这个认识和理解,人们不知道是先有了这九尊鼎,才有了后来那些地貌和气象奇观,还是先有了那些地貌和气象奇观,最后蕴养出了对应的九鼎。
更令人们困惑的是,如果按照阴阳八卦来看待这九尊鼎,那么以整个九鼎星为布局的话,它们所处的位置好像是不够合理。比如天元鼎的位置,就一直让人们无法理解。
虽然有更多的困惑出现,但是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研究发现。因为,后来占据九鼎所处位置的势力,全部都得到了极大的高效率的发展。
如果结合九鼎所处位置与九鼎星的整体关系,那么人们更愿意相信,这九处位置,正是九鼎星上的气运旺盛所在之地。
支持人们这样判断的理由,最开始还得回到当初九鼎现世之时。
就在九鼎真身现世十年整的时候,还留在九鼎身边不放弃研究和探索的人们以及妖兽们,突然发现,身边的天地元气开始了暴动。
很快人们就发现了天地元气暴动的原因,只见九鼎各自开始鲸吞天地元气,并且形成了人们肉眼可见的大漏斗状的漩涡元气云团。它们就好像是无底洞一般,不论多少元气进入它们的肚子里,都会消失无影,并且它们本身不会有任何变化。
从它们本身没有变化这一点,有些人猜测,天地元气可能不是它们主动吸收的,而是天地元气自己主动灌入其中。
这个猜测大多数人是不认可的,如果是这样,谁能做到这点,神仙吗?想到神仙,人们自然想到了九鼎拯救九鼎星的传说,难道现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一切也是神仙所为,可是神仙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有些人,自认为发现了所有事情的本质,开始放弃了对九鼎的研究和探索,反而去寻找可能存在于事件背后的神仙。
更多的人则选择了留在原地,因为他们很快发现,虽然九鼎一直在鲸吞天地元气并且没有任何表面的变化,但是,它们附近的天地元气的浓度却增加了,而且增长速度非常快。
天地元气暴动开始,前后也就只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以九鼎各自为中心,方圆五十里的天地元气浓度,达到了原来的百倍还多。半天之后,方圆五十里之内的元气浓度更是达到了千倍,原来不可见的天地元气,现在已经成了薄雾状,更关键的是天地元气的品质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又过了半天时间,天地元气的暴动停止了。近处的人们发现,不是暴动真的停止了,而是元气暴动的异象消失了。让它们坚信自己判断的最主要的理由,就是九鼎附近的元气浓度和品质变化,一直存在着,只是薄雾状的元气又恢复了不可见的状态。
最后经过人们的亲身感受和反复试验确定,九鼎这次带来的变化相当惊人。以九鼎为中心,方圆五十里内元气浓度比平时高了千倍,元气品质更是达到了接近中品灵石所含元气的品质。从这之外,方圆百里的范围内,元气浓度也达到了百倍,元气品质接近下品灵石。
百里之外,一直到方圆五百里,元气的浓度也有五倍之多,只是元气品质就没有了提升。五百里之外,距离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