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恶有恶报 文毅之道
秦诸子散文比肩的名篇。
王安石文学成就,在北宋堪称顶流,与司马牛,啊呸!司马温公、欧阳修、大小苏属同一档次,做人也极方正,“文正”实至名归。
欧阳修、苏轼这两位文学巨匠,谥号是“文忠”,老苏散文无数,也只是“毅忠”。
看官们明白陈尧咨为何肝火旺了吧?男足最忠实的球迷,肝火恐怕都没他旺。
小乙哥唉声叹气,语重心长地为他解决心病。
“老大人,您这个执念太难实现,要不咱换一个?天下太平如何?”
这事儿难度确实比世界和平大许多。
看官们或许听说过陈尧叟,可曾听说过陈尧咨?
陈尧咨眼中露出希冀之色:“小乙,老夫别无所求,得文毅便足矣!”
小乙哥想哭。
好吧,男足打进世界杯八强…这事儿至少还有盼头。
陈同甫看官们应该知道,辛稼轩那首破阵子就是为他写的。
龙川先生陈亮陈同甫,这个南宋著名理学家,谥号“文毅”。
小乙哥沉思良久,决定祭出大招。
“老大人可愿编史?您若能于一纪内著出一部史书,文毅应无问题!”
病恹恹的坏老头儿顿时来了精神。
“重修《五代史》?”
小乙哥暗叹:唉!什么格局!那种小玩意儿能让你“文毅”?
他摇摇头:“老大人,您认为,修一部自三家分晋至五代的编年体通史,以助官家执政,够不够文毅二字?”
原本脸色蜡黄的坏老头儿满面红光,他强撑着坐起来,笑着颔首。
“小乙,当然够!完全够!只是,如此鸿篇巨著,你要交给老夫编纂?”
小乙哥颔首:“孩儿这便给马太公写信,太公处有《竹书纪年》、《史记》通稿以及历朝历代史料。
甚至,《史记》中许多错漏之处,孩儿也有修改稿。”
囿于战乱造成的史料不全,太史公在编《史记》时,多有脑洞大开的想象之作。
他本人在作各篇赞记时便解释过,他虽然已尽可能将史料搜罗齐全,但仍难免有失准之处。
比如苏秦张仪,那就是个散文传奇,与史实严重不符;再如赵氏孤儿,那纯属赵氏自己作妖;再如长平之战,细节有许多错漏。
当然,这丝毫无损于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评价,而且其在二十五史之中,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陈尧咨颇有些迫不及待:“小乙,快快为老夫诊病!”
小乙哥都不用切脉,按照阳明少阳合病之治法,为他开了一剂减甘草用量、加熟地桂枝、清补结合的小柴胡白虎桂枝汤合剂。
陈尧咨的病根在于肺胆不足导致的金不伐木,补肝脾相当于南辕北辙,只会加重病情。
所幸他病得不算太严重,最多三服便可好转。
开好药方、叮嘱他以桂枝法煎服后,小乙哥便完成了本次治疗。
陈尧咨是阳明少阳合病,根本不是肝所属的厥阴病,三阳病无需施针。
在秦琪从未耽误研究医术经典的情况下,他的柴胡剂越用越溜。
如此一剂药,只要那家国医馆老板不算太黑心,在他前世绝对超不过五十块。
同样的药,在他家医馆,包含诊金二十块挂零,陈尧咨这种看似极重的病,六剂便可痊愈。
因此,尽管他家医馆每日门庭若市,仅凭医馆却仍买不起房。
世道艰难。
良心中医养家不易,黑心中医大发其财,顺便还抹黑了中医形象。
小乙哥写好马太公的信,递给陈尧咨便出了书房。
他径自走出大门,便见到了正在门外徘徊的李用和。
陈尧咨病重,李用和不好在人家府上优哉游哉饮茶,索性找个理由出来等秦琪。
李用和有些忐忑地问小乙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