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忙碌数日 出关之时5
碳钢、轧钢技术、锰钢、击发药、炸药…
这些关于枪炮的基础科技,没五年根本无法成熟。
这还是建立在秦琪全都懂、有各种机床,而且有实验数据的情况下。
穿越客们…不提也罢。
所以说,他这种情况,无法再给他金手指,否则他不但能造个飞机飞上天,还能造个航母玩一玩,到他七老八十,卫星都有了。
这还有个鸟意思?
好吧,他的金手指,其实就是他好媳妇燕子。
在任丽燕虎视眈眈的眼神中,这逗比乖乖装填胶质无烟火药,给女枪神造起了初速可达290米的子弹。
而这时,时间刚刚好来到任大郎踏进中书门下的时候。
上文说过,任大郎甫一进门,便瞠目结舌。
而让他震惊的,是东府大院内,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
他有些懵。
不是大家都不愿投资吗?这…莫非是幻觉?
他用力揉了揉眼睛,再三确认,终于确定这是真实场景。
正在大院中争吵不休的一众紫袍,见他登门,当即一拥而上。
“大郎!老夫问问你,此事是否属实?”
“大郎!你别听高大叔的废话,老夫这里有五十万贯,吕相公却不收!你给评评理,哪有这种道理?”
“大郎!你来得正好,快为老夫好好解释解释此事!”
“对对对!你先简单说一遍,我们心里也有个数。今晚老哥几个一定去任店捧场,届时你再详细解说!”
任大郎忙不迭地躬身行礼,团团作揖。
这些紫袍老者,哪个他都惹不起。
石守信长孙石元孙、高怀德俩儿子、王审琦幼子王承仅…等一众勋贵,其中最差的,还都是高继勋的几个弟弟。
这些人,还都是任店的老主顾,年纪最长的王承仅已经年逾古稀,高处恭也已七十高龄。
这些人还有一个特点:官不过四品,爵没有,但或阶高,或勋高,所以都着一身紫袍。
北宋连亲王都不世袭,遑论比亲王要低级的公侯?
那些写什么大宋某国公的,拜托你们看看书。
哦,所以他们都喜欢写大明。大明的特权阶级,确实牛逼。
所以,还是大宋好。
一直享有特权至北宋完犊子的,只有高怀德子孙、石守信子孙、王审琦子孙、高琼子孙。
连曹家,后期都渐渐没落,遑论其他低一级的武将世家。
杨家将…那真不算世家。
北宋自始至终镇守一方的,惟有折家军。
高处恭,官正六品,散阶归德将军,从三品!
再比如石元孙,到死才正五品观察使,勋却是正三品上护军。
他俩都没有授爵。高怀德贵为渤海郡王,他俩儿子却连开国男都不是。
大宋冗官问题确实严重,但由于不世袭,所以特权阶层不似大明那么多。
别的不说,若换成大明搞这个玩意儿,东府这院子就算再大十倍,都挤不下那数量庞大的世袭王公侯伯。
万幸大明无子男两爵。
言归正传,任大郎清了清嗓子,为这满院紫袍老者们解读政策。
先不听他的解读,咱们继续看御花园。
赵凌志带着任二郎和任三郎,匆匆走到大凉亭外。
“臣赵凌志…拜见官家!”
初次面圣的任三郎本要下跪,但见赵凌志和二哥都只是深揖,便也依样行礼。
赵祯抬起袍袖,淡淡笑道:“免礼平身。”
他看向跟在二人身后的任昭誉,暗暗吐槽:
这任二郎到底是不是亲生的?
任三郎身材昂藏,脸色虽因长年在外奔波而微黑,但其五官棱角分明,显得英武不凡。
再看任二郎…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任二郎弯眉细眼,与他三弟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