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江山为篡 > 第十八章 不是同那老妪去衙门告状吗?

第十八章 不是同那老妪去衙门告状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目光深邃,提着手里的刃扇凝结成划过庭院的剑风,将那些个荡满枝头的娇花簇割下,铺了个满堂。

庭堂下肃杀尽生。

“终究是差了些什么。”

宋临峦摇摇头,彻身瘫在庭廊的摇椅上,后枕叠手,仰躺懒惬,夕光驳影恰好打在她的下颌,重重叠叠的阴影错落有致,在光下,因伤口未愈,气血亏虚而显得苍薄清透的肌肤,此时光入皮骨,竟泛起了好看的瑕泽。

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

杜娘与君郎。她与傅煦。

终究都败给了追名逐利,生死阴阳。

宋临峦眸光迢遥,似有所思。

......是该放下这般执念了。

天色渐入凉,有风拂,揉散了些许空气烈烈的焦躁,麻痹着裘州城里时常紧绷待命的神经。

风吹无。草动无。

菊庙距裘州城郊外四里,长居危机四伏的裘州百姓并不信佛神那套,反是将或战死或已故官员和匪贼的牌位皆奉于此。

或诅或拜。

诅咒寇匪恶鬼亦或州中贪官败类,亦信以为可累功德,故此地来往百姓,络绎如织。

正恰因此,这菊庙不时便有心怀不轨之徒出没,或交递情报信件,或贩卖走私,或聚众密谋。

而因通敌罪责下狱的兵部尚书齐平抚,恰与菊庙有关。

宋临峦接到了葬炉的这封密调信。

葬炉,则一直是裘州宋家世代以来不能见光的隐秘。

历代帝王及世人眼中,裘州宋家世袭刺史之职要,掌一方军政,书香门第,簪缨世家。却是不知宋家暗中豢养规模浩大的刺客谍子,名为“葬炉”。

然而最为知内情的宋鏖知道,葬炉于宋家从助大魏皇族临政以来,对朝廷的潜在威胁,至于对整个裘州的把控来说的意义有多么令人惊惧。

相传裘州宋家先祖迁于邺县,乃前朝医药名门子弟,世代常出太医令,而后随行军医,有宋家子弟便趁此翻身入了营帐做了将军,得了大魏开朝的从龙之功,宋家先祖获此圣恩荣宠位列诸侯,分裘州之土,一番审时度势上书帝王,脱下诸侯蟒带,甘愿自此拘圄裘州替君坐镇,迁刺史之职。

终究是顶着危机四伏侍于君王侧,为了世代子孙求一线生机,举倾家之财,得以建立葬炉。

却熬不过宋家世代逐渐没落,如今宋临峦手中之葬炉相比往代葬炉而言,亦以大不如前。

但尚可用之。

宋临峦折起了那封信,染了烛焰,随手丢进了一旁的铜盆。

明日,便是定南将军府小世子的周岁宴。

------题外话------

凌迟cp擦肩而过(猜猜老迟在哪里以及为啥他不现身)

以及、、、快猜遮隐公子是谁ww

求个收藏呀亲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