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回下 杨安儿寒冬观岚山 柴安风温酒论天下
网络,加上绵长的生产线,再辅之以这几年积攒下来的健康的现金流——生意是越做越大了,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拜占
庭的索菲亚公主,甚至一路卖到了欧洲去。就连中东西亚那边也辗转流通着崇义号生产的商品——虽然柴安风并没有把商路打通到那边去。并且商品越少的地方,价格就越是昂贵,已到了千金难求的地步。
然而奉天号就没有这样的优势了。
奉天号的核心竞争力是史弥远的面子,只有那些看在史弥远的面子上,仰仗着这位权势滔天的宰相平步青云的官员和商人,才会去购买和经营奉天号的产品。
实话实说,比照着崇义号,奉天号生产出来的东西质量倒也还算可以,比起其他商号或者是农民自己耕织出来的玩意儿,奉天号的商品具有碾压一般的质量优势。
但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奉天号的东西同比起崇义号来,那就不够看了,成为被碾压的一方。
并且由于缺乏熟练工、机器陈旧、原材料低劣、物流滞塞等原因,奉天号的生产成本始终降不下来,现在的售价已经接近成本价了,也只有保持着这样的价格,形成对崇义号商品的一点点价格优势,否则奉天号就早已经营不下去了。
对于这种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对手,无论是柴安风也好、还是郑婷儿也好,都有一百种办法可以压垮他们。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打一场价格战。反正崇义号商品现在的利润极高,还有很大的降价的空间——无非就是钱少赚一点而已。
可是奉天号却不一样。再降价他们就要亏本经营了——亏个一天两天的问题不大;亏个一个月两个月的,也还能勉强支持;要是亏个半年一年的,那会就连本金都给亏没了!奉天号自然也就关门大吉了……
不过柴安风现在却没有压垮奉天号的打算,留下像他这样一个没有太大威胁的竞争对手,至少能够时刻给自己提个醒,督促自己不断扩大规模、提高质量。这就像后世的拳击手,会花钱给自己找陪练一样,对本身水平的提高也是
大有帮助的。
郑婷儿虽然没有后世的经济概念,但却是个一点即通的商业奇才——以她的商业才干,哪怕就到后世,那也是能做出一番事业来的。
柴安风的意思不说郑婷儿也能明白,他这不过是在旁敲侧击地敲打一下罢了。
不过柴安风的心思也并不全在经商上,蒙古人的铁骑和利剑始终是悬在他头上的那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坠落下来!
要知道,被蒙古铁骑蹂躏的那么多国家里,比蒙古更富有的国家有的是!但这些国家无不败于蒙古的铁骑之下,数十年、上百年的积累,全都成了蒙古骑士的战利品。
柴安风是怎样的人?怎么可能替别人做嫁衣裳?对于蒙古的动向,他始终保持着关注。
然而这年头没有什么现代通讯手段:传递信息基本靠吼,交通运输基本靠走,书写文字基本靠手——想要知道遥远的蒙古草原上的情况,真是谈何容易?
而流转千里到达柴安风耳中的,往往已不是最新的消息,却是不知道经过多少人传递的几手消息,在真实性和时效性上都没有任何保证。
越是这种信息不透明的情况,越是让柴安风感到担忧:“唉!就是不知道蒙古那边现在是怎样的情况……为了那大汗之位,也不知窝阔台和托雷还有察合台斗的怎么样了?”
成吉思汗对耶律楚材有知遇之恩,他也不想这位草原雄鹰的几个儿子,到最后兄弟厮杀、兵戎相见。
可是柴安风既然得不到消息,那耶律楚材也没法得到,只能从常理推断:“柴兄,今年天气寒冷,我们这边都是冰冻三尺,更何况是蒙古草原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