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去南宋相个亲 > 第二三回中 遇灾民皇帝探民情 逢恶霸公爵强出头

第二三回中 遇灾民皇帝探民情 逢恶霸公爵强出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边离这里少说也有一千里地,您老大老远的跑来做什么?”

“我们也不想来啊,可要是留在家里,就非得饿死不可了!不到万不得已,谁肯背井离乡?”孙老头叹息道。

“照老人家这么说,似乎湖广那边的灾情还不轻咯?”柴安风问道。

孙老头又喝了口茶:“别的地方我是不知道,可我们那片几处州县,真叫一个颗粒无收啊!今年夏天就是一场大旱,老少爷们挑水、挖井,好不容易田里有了些收成;没成想菜花汛一到,竟将这几棵庄稼全都大水冲走了!唉!真是千里泽国、饿殍遍野啊!要不是我们这里也是开化的地方,否则非闹出人吃人的惨案了!”

“你胡扯!”赵竑打断得有些粗暴,“我听你是在胡扯!要是寻常小灾我还相信,根本不可能有这么严重!还什么饿殍遍野,还什么人吃人?大宋朝锦绣河山,在你嘴巴里,都成了什么了!”

那老者倒是好脾气,打量了年轻的赵昀几遍:“这位相公,瞧装扮、听口音,大抵是临安城里的达官显贵吧?那您老不知道也是正常的。我们那边的官府已经下了严令,说是不准灾民外出逃荒乞食。老头儿我也联络着几个相邻宿老,去州县里求过情。可官府说了,今年新皇登基,正是风调雨顺、莺歌燕舞的时候,怎么能让饥民出去扫湖广官府的脸面?”

“所以说你这是在胡扯!既然官府不让你们出来逃荒,那又怎么会在这里遇到你们?”赵昀厉声喝问。

“唉!就连逃荒出来,都是投了门路的!”老人叹息道,“不是老头儿我夸口,我们孙家村向来尊师重道,村里的私塾,就是再穷都没停办过。所以村里也考出去了几个当官为宦的。都是这几个亲戚、子弟冒了风险,做了保人,否则我们老少爷们还不得饿死在村子里?”

“既然官府、朝廷里有当官的亲戚,

你怎么不求他们开仓赈济呢?”赵昀又反问道,“各州各县都有义仓、常平仓,要是放粮出来,就算不能让你们吃饱了,至少不会饿死吧?”

“小相公这就有所不知了。朝廷、官府开仓放粮,又不是直接放到我们灾民手里,各级的官员、吏员都要过一遍手;过一遍手,就要少几颗粮食。朝廷发下来十斤粮食,到我们嘴巴里的,最多也就剩下一两斤了,还都是掺着黄沙的……”

“混蛋!”赵昀忍不住叫骂了起来,“这些都是我的钱粮,是用来赈济灾民的,怎么都给这些赃官、贪官给吞了!”

孙老头听了一愣,随即说道:“这位相公是临安城里的富家子弟,大约也乐输过一些钱粮给官府。可老头我说话不中听,您的钱粮既然捐出去了,那就不是你的了,只当这些钱粮不存在,也就消了气了。”

“消气?这口气我可消不了!”

赵昀正要接着往下说,却听刚吃饱了饭的灾民们一此起彼伏地呼喊起来:“吴天霸来了!吴天霸来了!”话音之中满是惊惶和恐惧。

柴安风忙问:“孙老先生,不知道这个吴天霸是什么人?”

孙老头蹙眉回道:“是这边一个地头蛇。”

说着,他又起身冲着人群高声说道:“嘿,孙家康,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了结去,不要连累别人!”

话音方落,便听灾民之中有人回答:“老爷子,我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连累村里的老小,就是我妹妹劳烦您老先照顾着。”虽是央求,可这个叫“孙家康”的语气之中却别有几分傲骨在。

柴安风听了,倒对这人产生了几分好感,抬眼望去,却见人群之中一个背影挺身站起,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又附身对身旁一个不知什么人说了句不知什么话,便要往人群之外走去。

柴安风赶忙叫住他:“这位……壮士别忙,可否同我说几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