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 第167章 千万贯

第167章 千万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秦观万万没想到, 他一旦念诵出“惟愿一识苏眉州”,苏轼就真的出现在面前。

此刻的苏轼,身着便服, 已经换去了刚才出现在驿馆时的官袍,一副公事办完之后出门会友的打扮。

秦观又惊又喜,回头看见明远坐在一旁, 安然地摇着手中的折扇, 心中全明白了——明远是苏轼的朋友,刚才自己的失落与怅惘之情他全看在眼里,所以穿针引线, 刻意安排, 才有了现在自己与“偶像”的相见。

秦观喜不自胜,赶紧拜谢了明远,又从怀中掏出一大叠诗文,恭恭敬敬地递给苏轼,请苏轼点评。

苏轼也不客气,接过了那一大叠抄写工整的字纸, 一目十行, 迅速翻阅。其间苏轼表情严肃, 秦观与明远在旁,左看右看, 都猜不到苏轼会对秦观的诗文作何评价。

只不过, 明远是心中“大概有数”, 而秦观则是真正的忐忑不已,一颗心悬到嗓子眼。

毕竟苏轼是成名十几年的大才子, 而他秦观, 则是一名落第士子。

眼看着苏轼的表情越来越严肃, 秦观的一颗心也渐渐沉了下去。

终于,苏轼放下手中的文稿,表情认真地抬起头,望着秦观,指着那些文稿问:

“这些,都是子游所做的?”

秦观点点头。

苏轼伸手拈了拈颏下稀稀疏疏的胡须,道:“某观君有屈、宋之才①。”

明远闻言,反应了片刻,才想明白苏轼在夸秦观有屈原、宋玉之才。

而秦观是真正呆住,呆了好久,突然起身在閤子里暴走,并且发出不可置信的声音:“我识得了苏眉公……屈宋之才……啊!”

明远与苏轼相视而笑。

——苏轼这一夸,可真是把年轻人给高兴坏了。

两人都是安然坐着,坐看秦观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红着脸重新入席。

片刻后,种师中也回来了。

他身后还带着一名与他同龄的少年。这少年身材敦实,脸庞晒得很黑,相貌看起来很朴实,但是一对漆黑的眸子十分灵活。

明远认得这名少年,正是刚才在运河畔抢救了杭州驿厨房那口大铁锅的勇武少年。

种师中刚才溜出去,就是去结交这个小友去的。

明远也觉得种师中到了能够自行打理社会关系的年纪,因此放任他去交友。

秦观好不容易平复了心情,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当即三言两语将那少年刚刚的“壮举”形容了一番,听得苏轼也是连连点头。

种师中便一挺小胸脯,大声说:“各位,这是我邀来的新朋友,姓宗名泽。宗兄,这是杭州通判苏轼苏子瞻公,这位是我师兄明远,这位是……”

种师中忙着为宗泽通名。明远则望着宗泽那张表情严肃的小脸发呆。

他听见宗泽的姓名之后,脑子里立即响起三声:“过河!过河!过河!”②

最近他“捞”北宋名人的运气真的很不错啊!今天借高丽使臣的事,一下就捞来俩!

宗泽则有些惊疑地看看明远,挪开眼光,再偷偷看看,最后悄悄拉着种师中的衣袖问:“端孺,我脸上是不是弄脏了哪里?令师兄为什么……总是看我。”

种师中看了明远一眼,噗嗤一笑,安慰这位新朋友:“没事……只是我师兄见你骨骼清奇……”

明远恰好也于此时收回眼光,招呼酒楼中的酒博士:“上菜吧!”

一时间酒楼的各色佳肴如流水般地送上。虽然不如汴京几家正店里的菜品那样精致细巧,但胜在都是本地所产的新鲜材料,天然鲜美,只需稍加烹调便是绝顶美味。

苏轼本是老饕,偏又才思敏捷,妙语如珠,一边吃一边评价,逗得席上笑声连连。

连秦观都有些侧目: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苏眉公。

一时间五人填饱了肚子,明远让酒楼送上消食的香薷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