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 第11章 十万贯

第11章 十万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中泉水能被引到城中来,不是靠的水渠,也不是靠的水车水桶,是一根一根接起来的毛竹。

“这能行吗?”

长安城里人都在凭空想象山泉水从竹笕中一路稀里哗啦漏掉的情形。

“你们看,城门口的这一段竹笕,竟是扬起来的。”

为了打水方便,明远让姚小乙在长安城门外设计了一小段带坡度的水泥槽,将最后一段竹笕一节一节托起垫高,最后一节的笕口悬空,成为一个扬在空中的“水龙头”。

就因为这个,长安市民都不敢相信这竹笕真的能把山泉水从龙首原送过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竹龙都向高处扬起来了,水怎么还运得过来?”

明远完全无意给人讲解水压的原理,而是干脆举办了一个小小的启用仪式,在竹笕投入使用的那天,当众展示,同时也邀约对山泉水有需求的商户和主家亲眼见证。

因为有熟悉的牙人在长安城里为他四处宣传,仪式那天有不少长安市民专程赶来城门外,围观这神奇的“竹笕水龙”启用。

到场捧场的,自然有所有参与工程的雇工们,五叔明高信一家子,豆腐坊张嫂,罗寿等几个官牙,以及近来总和明远焦不离孟的薛绍彭。

竹笕最末端的龙头上扎着一枚彩绸。龙头上还插着一枚钥匙形状的手柄。

明远见到眼前的竹笕表面沁出一点一点的水珠,便知山泉水已是送到了。他当即装模作样地祈愿了一番,然后将一只崭新的木桶置于龙头下,然后伸手将龙头上那枚钥匙形状的手柄一扭——

“滴答,滴答——”

刚开始时只是晶莹的水滴,随后一道清澈的水柱从水龙中跃出,落入木桶中。

明远将手柄一扭,那道水柱便轻轻巧巧地收住,只余几枚水滴,犹在滴答。

这般演示,让围观的人群传来一阵惊讶的赞叹声——

“这真神了!”

“真是没想到啊!”

“……”

“这,这真的是山泉水吗?”

明远重新将“龙头”打开,让清泉注入木桶。

他随即转身,邀薛绍彭上前。

薛绍彭递给明远一枚烹茶取水专用的长柄木勺,他自己手中也手持一枚。两人同时探勺入桶,各自舀了一勺清水,送至口边。

薛绍彭饮了一口,刚开始时只觉得一股沁凉盈于口中,顿时暑热全消,令人四肢百骸,无不舒畅,接着才是专属于山泉水的那种清甜一点点地沁于舌尖。

薛绍彭不遗余力地赞道:“好水,真是好水!”

薛绍彭是薛向家的衙内,长安城有不少人认得,听他都这么说,围观的长安市民顿时都信了七八成。开豆腐坊的张嫂等人更加喜形于色。

薛绍彭早已听说这道竹笕水龙是明远出资修建的,当下问明远:“远之贤弟在这水上花了多少钱?”

还没等明远回答,薛绍彭又从木勺中饮了一大口清泉,不着急一口吞下,只细细体味那种清甜与畅快。

“六百贯!”

明远干脆地回答。

——六百贯?

薛绍彭一口水差点喷出去。

一想到他口中这可是价值六百贯的山泉水,薛绍彭连忙按捺住惊异,使劲忍住冲动,费劲地把这一口水都吞下。

谁知明远还在后面补了一句:“为了维持,往后每年至少还有一百贯的花销。”

这主要包含水源地管理,和竹笕、瓦片、水泥槽等日常维护的钱。

薛绍彭目瞪口呆:“远之……就为了喝这一口山泉水……你……”

他是薛向之子,从小养尊处优,可也从未想过有人能为了稳定地喝上一口山泉水花这么多钱。

明远却笑笑:“道祖兄,诗仙有云,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既然小弟有这点钱钞,工匠又有这技术,为什么不尽情试上一试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