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训练营重启
、门人子弟加起来数千人之多,虽然大部分没有出仕,但身具大大小小官职的也足有数百人,这些人良莠不齐,贪赃枉法、目无法纪之辈不在少数,因为主家在平叛中出了
。不少力气,李琦也得给他们留几分面子。
于是招来两家家主,收回了杨柳两家成员大部分官职,责令其自行整顿家风,待整顿完成后,训练营、即将重组的三大军团回留下足够的位置给到两家,若是整顿彻底,名额就多,整顿的结果李琦不满意,留给他们的位置就少。
已经在北方三州领教过李琦渗透能力的两大家主,欣然接受,一年多下来,大批不肖子弟被驱逐出两大家族,也斩断了和一些门人子弟的关系,只留下品性作风良好的一批精英,让李琦大感欣慰,这次训练营启动,第一批入营的名额,分给了两家二十个。
因为大乱方定,训练营第一批只有五千个名额,其中中阶以上军官训练营名额只有一百个,两家拿到二十个,自然分外满意。
“想必两家子弟已经抵达训练营了吧!”李琦默默的想着。
一边思考,一边观看沿途的风景。
经过一年多的恢复,大夏总算摆脱了大战带来的负面影响,民间逐渐恢复了生气,无数的老百姓在新建的家园为了生计而忙碌着,田间地头到处可以看到忙碌的农夫,宽阔的水泥路上,往来的商旅如织,携带着大批货物匆忙赶路。
这一年来,大夏工商业发展迅猛,在李琦的扶持下,各类工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类新奇的货物让各国商人趋之若鹜,带动了商业的繁荣,也给大夏带来大量的税收,让大夏空虚的国库充盈了些许,好歹欠下的债务还掉了一些。不过离国库充盈还早的很。
也正是因为国库负担不起太多人,第一批五千名额,主要以培养各级军官为主,从最基层的什长到统帅千人的校尉,都在培训之列,其中一部分是在平叛时立功的普通士卒及拿到名额的各家选派的子弟,另一部分是这段时间挑选出来资质较高的从属,他们将在培训结束后作为训练营教官,负责日后训练营的日常训练工作。
五月二十日,李琦车驾抵达宿州西北部的训练营地。
补更,还差三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