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被劝退
军需一案在朝中掀起的轩然大波,随着展鹏的认罪,渐渐尘埃落定。
就在众人以为事情即将落幕时,展鹏突然上折子揭发平津王并非真正的凤子龙孙。
平津王真名岳祎鸣,乃潼川府下黎家村人,亦是展鹏的妻弟。当年潼川府闹旱灾,展鹏岳家一家子拖家带口来投靠他们夫妇。因岳父母皆丧生于逃荒路上,他们便收留了岳祎鸣一家四口。
后来,阮太妃带着儿子媳妇一家五口前来县衙禀名身份,展鹏见王爷年纪与岳祎鸣相仿,正好两人亦是一儿一女,便动了歪心思。
阮太妃跟真正的王爷已经被他们烧死,唯剩下王妃逃过一劫。
而真正的平津王妃,就是九原侯府九姑娘的前婆母,徐氏。
尽管之前,平津王的身世一事在京中闹的沸沸扬扬的,可多是市井传言。最有可信度的,就是黎大娘所说的那些。不过因为平津王妃自曝是二嫁之身,也就不了了之。
如今展鹏亲口说出当年的事情,着实让人震撼。
平津王自然不会束手就擒,他跟皇帝哭诉着说是展鹏故意陷害于他。说军需一案,展鹏怪他不愿出手相救,遂尔想将他一起拉入地狱。
为了揭穿平津王,哦不,是岳祎鸣的谎言。
展鹏找来了当年黎家村的旧人,不过潼川府曾经过过旱灾,黎家村的人几乎死绝。这也是平津王跟展鹏当初,为何不将黎家村的人屠尽的原因。
毕竟人都死绝了,屠不屠的,没什么意义。
但是展鹏留了一手,他偷偷找到了当年给岳祎鸣的夫人接生的稳婆。
与此同时,徐氏还拿出了阮太妃临死前交给她的印鉴。
先帝子嗣不丰,一共才有三个儿子,一是今上,再者是死在辰王之乱中的晋王,最后是阮太妃所出的平津王。而先帝却是先太后唯一的孩子,先太后对那几个孙儿格外疼爱。
在每一个孙儿满月后,先太后都会命人用和田玉以他们的名字做一个印鉴。
平津王原名司承御,他的印鉴自然是他的名字。
此事,展鹏跟岳祎鸣是不知道的。
阮太妃在禀名身份时,拿出来的也只是最初跟当今太后对换过的衣裳。在岳祎鸣一家进京后,拿的凭证就是那两件衣裳。
太后睹物思人,想起阮太妃为救自己母子的大义,便没有多问印鉴的事情。
现下,展鹏出面指望,又找来认证,徐氏又出了物证。
岳祎鸣无从抵赖,一干人等,如数下了大狱。宫里下了旨意,岳祎鸣跟展鹏所作所为罪大恶极,判三日后的午时三刻,于午门斩首。
徐寡妇苦尽甘来,被封为靖宣太王妃。
自然,凌亦封也恢复了身份,他本名司珩,被封一品靖宣王,封地广南东路肇庆府。
皇帝还命钦天监选定好良辰吉日,带凌亦封,应该改口为司珩前往天坛祭天,告祭祖宗。另外,皇帝还下令将平津王府推倒重建,改名靖宣王府。
太后自觉因自己的失察造成阮太妃跟老王爷的惨死,还害得徐寡妇跟司珩受尽苦难,心中愧疚不已。在靖宣王府建好前,她特地接徐寡妇到宫里住。
至于司珩,他暂时还住在凌府。
不过在展鹏行刑前的前一天,司珩去了大牢。
“恭喜王爷呀!”展鹏人之将死,凡事倒是看的很快,见着司珩还能云淡风轻的笑出来。
司珩站在牢门外,扫了展鹏一眼,声音一如既往的清凛,“你放心,本王应允你的事情不会食言,陛下已经同意放你家人一条生路。只是,从今往后他们不得留在京城。”
“能保住一条命就好,不至于绝了后。”这样的结果,展鹏已经很是满足。
“呵呵,本王当年就该杀了你这个贱种。若是如此,本王也不会落到今日地步。”岳祎鸣一家就被关在展鹏隔壁牢房,不似展鹏那般淡定,他见到司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