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 并不擅长
浮山书院在山上,如今才是初冬时分,山上就比山下要冷不少了。
前几日山下下了一场雨,在山下是雨,山上落的却是雪,不过这雪并不大,后半夜落雪无声,众人早上起来就看到树上屋檐一些残雪,等到太阳出来一晒,除了背阴处还有些雪以外,其他地方都化了。
不过这雪也不是没有好处,雪落了一番,书院后面恬湖旁边的九曲亭那里,种了几棵腊梅树,倒是被这雪一催,两天就冒出了花骨朵,有那着急的已经开了花,这天上课的时候,便有腊梅暗香在学堂当中浮动。
腊梅的观赏性不如白梅红梅那般,书院后面也种了红梅白梅,据说落雪的时候开放,白梅与雪几乎难以分辨,而红梅堆雪,又是一番风景。
可腊梅也有腊梅的好处,一朵朵嫩黄的花儿点缀在树枝上,旁边的鸡爪槭还没落叶,树叶红似火,颇有一种相映成趣的意味在里面。
方雩和王胤把书本送回了书舍,考虑到晚间有风,干脆在外面又披了一件外衣,这才一起前往九曲亭。
从书舍这边去九曲亭有两条路,一条是从湖边绕过去,另一条则是走湖上的九曲回廊过去,九曲亭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此刻九曲回廊上都是学子,方雩和王胤相视一眼,打算从湖边绕过去。
从湖边去九曲亭,有一条用石子铺就的小路,两人走在小路上,顺便探讨今日夫子留下来的作业。
快到九曲亭的时候,就有熟识两人的学子招呼他们。
“方雩,王胤,就等你们了。”
连霁听到声音,也从亭子里走了出来,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你们来了,谢谵正在作画。”
谢谵和连霁都是今年开春入学的,两人都是府城的学子,自小一起长大的竹马竹马,不同于连霁的温柔仿佛春风,谢谵总是冷着一张脸,拒人于千里之外。
但是他却有着极佳的丹青技艺,他的画,便是书院里教丹青的夫子也是赞不绝口的。
当然,连霁也有着和他外表绝对不符的一样东西,那就是他的棋,连霁的棋在书院打败无数人而无敌手,教棋艺的夫子,甚至书院的院长都曾经败在连霁的手上,而且连霁的棋风凌厉,杀意非常重,和他如沐春风的外表南辕北辙。
进了书院差不多一个月,方雩也摸清了这两个人的性格,此刻见连霁相邀,便应了一声。
九曲亭的亭子范围并不大,此时谢谵在里面作画,还有几个人围着他,里面已经没有什么位置了,但是九曲亭连着的四条回廊上有很多地方,方雩和王胤便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谢谵作画很快,方雩和王胤坐下来还没一会儿,他便搁下了笔。
连霁笑着道:“阿谵的画还是这么优秀,那么今天的规则就是咏梅,第一名会请魏峰将诗题在这幅画上。”
魏峰,也是府城的学子,虽然不像连霁和谢谵那样打小一起长大,却也和他们认识了五六年,魏峰的字师从当今大儒王老先生,虽然才十六岁,一手字却已经有了几分风骨,在他们这群学生里,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方雩并不是很擅长作诗,他的诗词一向平平无奇,在考试的时候处于不会被扣多少,但是也得不到考官青眼的那种。
他能够考中案首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的文章里包含的理念,恰好切中了这些年一直都有的革新派的脉门,而河道府这边的知府,包括丹霞县县令叶为礼,都是革新派。
更何况,方雩同叶映雪在一起生活了这么久,有些观念不知不觉的被叶映雪带着跑,以及见到叶映雪的不少形式习惯,这些生活中的所见所识被他不由自主的带到了文章和想法里面,使得他的文章在破题的观点相当新颖,论证的方式也很严谨。
当然,这是方雩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他县试府试院试恰好对了主考官的胃口,但是乡试和会试又不同,那时候的主考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