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心理咨询师的人生下半场 > 第十一章 与过去告别3

第十一章 与过去告别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变化是生活中最大的不变,所以,总是有意外,当然,也有例外。”郑立轻柔地说。“今天是我的独处日,都是机缘。”

“什么是独处日。”杨玉清像个小学生,老老实实,又满怀好奇。

“每个人对生活方式的需求都不一样。有些人会用一些设置来满足自己的一些心理需求,比如设定家庭日来满足家庭成员交流相处的需求,独处日是我用来满足我独处的需求。”郑立说。

“一定要设定一个日期吗?你想独处,随时可以选择一个人呆着啊。”杨玉清还是不明白。

“这是我自己对自己的一种仪式感吧。让心里有预期,这一天会清空所有人和事,不仅仅是环境当中的人和事,没有旁人打扰,没有事务处理,也包括心理上的注意力的专注,没有人和事的杂念侵扰。为了达到这种真正享受独处的状态,我什么也不做,不看不想不听不闻不说不吃,有时,也会做一会正念冥想。”郑立解释。

“你真的能不受念头的侵扰,我在寺庙里打坐时,那些念头、妄想、记忆,像是万马奔腾一样,狂奔不止,风起云涌。”杨玉清更加好奇了。

“很难做到无念,而且,为什么要无念?那些念头,你看着就好,它来,就看着它来,它走,就看着它走,不评判、不区分、不抗拒。”郑立淡然。

“有点理解不了,什么叫不评判、不区分、不抗拒?”杨玉清好奇心更甚。

“你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云,你会告诉自己说,这朵云不好看,那朵云很美,这朵云不要来,快走,那朵去不许走,不要动。你会吗?”郑立启发。

“当然不会,那是神经病吧,哦,不,作为心理专业人士更正一下,那是精神病吧。看云就看云,沉浸在云里了,哪里顾得上想这许多。”杨玉清急忙回答。

“是啊,你看着那些念头,就像看云。”郑立笑笑说。

“哦,我明白了。”杨玉清满脸欢笑,恍然大悟。

“你的领悟力真的差了不少。”林小西一直忐忑不安,直到这时看到郑立,才终于放下心来,确定自己不会因为惹恼了他,被永远赶出他的朋友圈。

“心理功能也和大脑功能一样,用进废退,没关系,都是可以练习的。”郑立客观、安慰。

“我不担心,我相信我在这方面,天赋异禀。”杨玉清说得轻描淡写。

“王婆婆卖瓜。”林小西不放过她。

“你真的变了,玉清。”郑立若有所思。

“要不我们把你的独处日,改成三人行,闺蜜聊天?”杨玉清看郑立脸色缓和,开始蹬鼻子上脸。

“刚才在做冥想的时候,我的念头很多次跳转到了过去,我给你们讲讲吧。”郑立像是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

林小西和杨玉清马上坐正,侧耳倾听。郑立在她们的心目中,一直像一个不见底的容器,可以收纳她们倾倒的任何东西,可以代谢掉她们的任何心理垃圾。但他一直是个关系之外的观察者,倾听、中立、节制、客观,总能让人在情绪的乌云中抽丝剥茧,透过现象体验到本质,但总会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亲近当中的距离感,共情当中的抽离,关照当中的条理,可能正是这样东西,让人无法真切体会关系的互动,更像一个人的独白。

这一刻,林小西和杨玉清同时意识到,正是因为郑立很少自我暴露,那种深层的自我暴露,这会让人在他面前有种权力不平等的难堪。

“其实,我是一个对关系浓度要求很高的人,如果用鲍尔比依恋理论来讲,应该就是回避型依恋了,不再对现实生活中的任何关系心存幻想。”郑立用双臂抱住自己。

“这一切,可能是源于一次创伤。在我18岁那年,我终于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恋人。我像所有恋爱中的人一样,为他在篮球场上的奔跑欢呼,为他的每个笑容开怀,为他的每个吻心动神摇。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