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 第一百八十六章项羽请缨

第一百八十六章项羽请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难道是因为我与那刘邦相熟,恐怕我徇私不成?”

“我项某虽曾为楚臣,但自追随大王之日起,这项上头颅就是大王的了,一腔热血也甘为大王抛洒,为何大王竟如此轻视项籍。”

自项羽归降以来,秦王一直在等着项羽的态度,在秦王的计划里,对付刘邦的这张牌,即是项羽。

毕竟这对冤家史上有名,即使嬴高穿越而来,又怎好夺了两人的戏码?

但秦王嬴高也多少有些顾忌,没有了鸿门宴,没有了先入关中为王,没有了十八路分封诸侯,更没有西楚霸王和汉王,如何安排这两个对手过招,着实令嬴高头铁。

熟悉历史的嬴高知道,项羽作为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是一位武力出众和善用兵势的武将,被后世评为“千古无二”的英雄。

刘邦则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虽然因为嬴高的到来,开不了国,当不成皇帝了,但如何使这对对手,在自己搭建的舞台上过招,最终为大秦开疆拓土所用,无疑是摆在秦王嬴高面前的问题。

让项羽主动请缨征讨刘邦,以秦王对项羽的了解,并动用读心术探察其内心,认为激将比遣将更能激发项羽的斗志。

秦王没有介意项羽的言语冒失,这是项羽的性格,他决定再刺激一下,笑道:

“项将军屡次请军出征,精诚可嘉。寡人深知上将军忠勇,从未有丝毫轻视。只是这刘邦诡计多端,又与将军同在一个帐下称臣,寡人担心上将军着了他的道。”

项羽慨然道:“自古‘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项籍感大王厚遇,有一统天下的大志,甘于追随大王,赴汤蹈火虽死不辞。”

“项籍此去武关,定将击败刘邦,如若不胜,甘当军令。”

秦王见项羽所言,句句发自肺腑,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就道:

“既然上将军如此踊跃,寡人就遂了上将军之愿,以上将军身份兼东征军统帅,克日起兵,迎战刘邦。”

“考虑到刘邦善用诡计,身边谋士众多,寡人特派御史大夫兼军事学院院长尉缭大人,一同随军前往,遇有不决之事,可多于御史大人商量。”

项羽撩袍跪地:“谢大王!”

尉缭跪地:“谢大王!”

随即,秦王将事先从荥阳前线调回的三万步军,以及包括新军轻骑在内的两万骑兵,交予项羽。

项羽原来的部将,陈武、项庄、周殷、季布、栾布、项它也一并调回,连同崤山军校挑选的数百闾官归于项羽帐下。

项羽在演武场点军已毕,辞别秦王,出了都城,望武关而来。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