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耿邑
不用再和小贵族起冲突了。
这一大片地方的政令、法律全部都统一,这样的效率就高。
自然也是需要辅左的,原先的县师就是为了辅左邑宰而设立。
不过姬獳在外面加了一个县尉,统领一县的治安,手中掌握少量兵卒。
姬獳此次带了三百名上阳的士兵来到这里,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还为了敲打那些不听话的家伙。
后面还跟着士燮,以及耿臼。
这一次姬獳亲自过来,是想要设立县制,但这种制度并不能一蹴而就,随口说说,让底下的人去做就能行的。
得到实地真实的去考察,看看怎么因地制宜,结合现在的情况,去更合理的设计。
而带着士燮和耿臼,则是让他们跟着自己学习,以后如果再设立县制,自己就不用亲自去了。
到时候就由他们两个去主持,那就省了很大的力。
至于为什么不在虢略的五地试点?
因为现在那个地方一切运转正常啊,纳税都是直接发往公室的,和直辖的县,也没太大的区别。
之所以说没太大的区别,是因为那里还有叔梁纥、鱼豁、士燮、耿臼的封地,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不归他管的。
而耿邑这个赵氏老本营是被收回公室的,公室的掌控力现在严重不足。
对于这里的管理,也不是说换个人当邑宰就行了。
而原地、温地、楼、屏这些地方被赵氏拿到手才多长时间?
直接换个邑宰就行。
县制在耿邑只是试点,等到真正攻打下赤狄的时候,才会真正在全国实施。
耿邑的民众,生活的水平很是一般,属于是饿不死,也富不起来。
最近他们听说,原来统辖这里的赵氏一族,已经全部都被国君灭了,这片土地上的那些赵氏小领主也被诛杀。
庶人和野人,因为自己能够从饿死变成饿不死,虽然对赵氏有些感恩,但只要公室的治理对他们更好,他们立刻就会称赞公室。
姬獳的马车开到了耿邑的道路上,向着城内走去。
奴隶见到是公室的旗帜,无不跪拜行礼。
但国人却都只是拱手。
姬獳进了城,感觉到这里和原先的上阳没有太大的区别。
城市的规模差不多大,只是城墙修葺的很好,但是在危急的时刻也没啥用。
毕竟赵氏是在上阳城外被一网打尽的,不是在下宫和耿邑。
姬獳很快就找到了耿地邑宰所在。
耿地邑宰是赵氏的家臣,姬獳此番过来看看这人着不着调,能不能为自己所用。
要是一心想要为赵氏复仇的话,抓紧滚蛋让别人干,毕竟县师也是可以扶正的。
“耿邑邑宰耿击,见过公子。”
“起身吧。”姬獳上前扶起这位邑宰。
“我上阳也有一位邑宰,名字叫做耿臼,不知你和他有什么关系?”
这俩人都是耿氏,他估摸着应该得有什么关系吧?如果同样是古耿国的后人,那就可以用了。
耿击笑了笑:“不瞒公子,这耿臼我并不认识,想来他也是曾经居住在耿地的吧。”
不认识?
姬獳对此倒是有些好奇:“那或许他是商朝之时的耿氏,你是当今的姬姓耿氏吧。”
耿击回复道:“正是。”
姬獳:“好吧,我原先还以为你们是兄弟,原来只是恰巧有相同的氏啊。他在上阳城当邑宰当的很好,上阳的民众经过他的治理,如今过得十分美满。”
姬獳非常直截了当,而又不加任何一点掩饰的问道:“你是赵氏的家臣吗?”
耿邑差不多是赵氏的大本营,能被他们委托到这里当邑宰的,肯定颇有一番渊源。
耿击:“是啊,赵氏因罪被灭,我如今丧失了家主。”
姬獳说话直来直去,也不给他绕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