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力压诸子百家 > 第92章 军营之变

第92章 军营之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许久不提的边疆战事,再一次被扶苏提起,还记得当初始皇嬴政送扶苏出城,许诺归来胜利之日便是扶苏登上太子之位之时。

眼下边疆初战胜利,但仍旧要防范匈奴,时局不稳,要不是扶苏受伤昏迷,被王月如带回咸阳,现在的扶苏还在边疆呢。

要知道当时圣旨传遍天下,这可是当今圣上的许诺,天下人都知道,无论如何都需要一个结果,而这其中的关键还在于扶苏。

扶苏一言打破了以往朝堂的沉闷,有大臣听闻后直接站了出来。

“陛下,老臣认为当下国家刚定,不宜再动大战,战乱再起民不聊生,望陛下三思啊。”

九卿之一的治栗内府齐卫一改之前的沉默,当仁不让的站出来抗议,作为下来的老一辈之一,在朝堂中也是有不小的威望。

齐卫是文臣一脉,作为治栗内府是掌管大秦国库的大臣,别人不知道大秦的国库,齐卫是清楚的,多年的战乱让大秦国库已近空虚。

有了齐卫的表态,一些文臣也不再沉默,纷纷上前表态阻止再开战端,虽然他们中有人支持扶苏,但现在的扶苏武道压过了文道,已经失去了不少人的支持。

“陛下,臣附议齐老的建议,现在天下大定正是休养生息的好时机,等国库充盈再做打算也不迟。”

“请陛下三思,以天下百姓为重。”

朝堂上的文臣皆是表态,在大是大非面前,文臣保持着一惯的态度,绝不会退让,在朝堂之上文臣更具有优势。

本来嬴政听到扶苏的计划,心里还是很认可的,毕竟嬴政是以战起家,对于敌人从不会仁慈,而最喜欢的办法就是以战止戈。

可国家一统之后,嬴政没有忘记当初想要一统天下的初衷,那就是让百姓免于战乱,过上安稳的日子,国家长长久久。

现在的大秦不再是以前的秦国,很多事嬴政不得不多方面考虑,随着压在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多,才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想要更多的时间来换一个昌盛的大秦。

不过,文臣主张和平,武将就不一样了,在他们的一生中虽然也不喜欢打仗,可对于不稳定的情况下,打仗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陛下,匈奴数次进犯大秦边疆,如今更是集结三十万大军虎视眈眈,如此情况更要扬我大秦国威,让匈奴见识见识大秦的威严,不战则更加助长其嚣张的气焰。”

卫尉在治栗内府站出来之后,也是紧接着站出来表明态度,卫尉最见不惯的就是文臣的不战,只知道纸上谈兵,根本不知道边疆的艰苦和情况。

没有前赴后继的将士拿鲜血铺路,哪有今天这般强大的大秦,没有将士们征战沙场,哪有现在的安稳。

正因为这样的意见不合,文武两派的大臣因此不少辩论,不过每次都没有得出结果,各自保持自己的意见罢休。

“请陛下下旨,我等愿往边疆为大秦征战,让那匈奴有来无回。”

“陛下,大秦以武立国,岂能让那蛮荒之地的匈奴叫嚣,趁着扶苏公子首战大胜,乘胜追击匈奴,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一个个武将说着打仗的思路,不知道的人以为在备战了一般,平时武将不善言辞,可面对打仗他们可最熟悉了,那说起来可是个个勇猛。

在将士的眼中,嬴政就是他们心中的最强,从灭六国到现在,没有谁能在大秦的铁骑下存在,这是将士心中的信念,也是奋勇向前的动力。

文臣主修养,武将主战,双方都有各自的道理,这让大殿之上的嬴政一时间没有做出命令,要是放在过往他早就起兵了,可现在他的心中却有了犹豫。

而这件事开端,扶苏,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用心的倾听大臣们的想法,对于每个人的话他都不排斥,反而对边疆之事看的更透彻了。

朝堂上,文武大臣各有各自的道理,都在等待嬴政的拍板,一时之间落针可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