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双姝重生记 > 第122章 建设

第122章 建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要么是漏水严重,要么是不保温。

还有最糟糕的一点,竹筒的导热性能太差了。

这一个晚上,林潇潇房间的温度与平时一样,没有上升也没有下降。竹筒导热性差,决定了它的散热性能差,其对屋内输送的热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这个实验也有收获。如果能解决竹筒连接问题,那么竹筒算是比较好的管道材料。如果能找到更合适的散热材料就更好了。

不要想去铁匠铺定制金属管,因为价钱负担不了,且铁啊铜啊都是官家管制的。大部分铁匠铺定制器物都要顾客自己提供材料。

集中供暖果然还是实现不了。

林潇潇弄了许多竹筒做实验,干脆在上面钻上洞,连起来放在食堂里,弄了个可以用热水的洗手池。

用来这个洗手池的功能越来越多。天冷了各家洗衣裳都到这边来了。可比去河里洗冷水强。

顺便说一句,村子里的用水是用几条竹筒从山上的泉眼接下来的。终点在公共食堂,其他家用水需到食堂打水。

距离村子不远有一条小溪,那边有鱼有虾,可以洗衣服。

虽说潮湿的气候让人不太舒服,但却让大自然的物产更加丰富。

莱栖山很大,或者说太大了。

林潇潇原本也想挖山洞,凿穿山体弄个密道。可是莱栖山比牛首山大,地形也更复杂,不适合凿山。

是否要在山上再弄一个类似桃源的地方,林潇潇目前还没想好。

......

林潇潇在莱栖山忙着,崔盼盼在崇义坊也没嫌着。

昆仑荼书馆重新装修完毕。茶室和书房搬了过去。杂货店变成了真正的杂货店。

茶室和书房的顾客多为文人。这样的店一开始客人是比较少的。

所以,崔盼盼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杂货店上。

这一次,崔盼盼先考察了崇义坊所有的店铺,发现这里的店铺的确以批发为主,仅有几家是做零售的。

崇义坊的位置非常好,来往商队特别多,所以生意都是大单的批发。

看了一圈下来,崔盼盼还是觉得超市型的杂货铺在这里应该是有搞头的。

商队做的当然是大生意,可商队每个成员还有自己的个人需求。崇义坊有一千多常驻人口,这些人也要消费。

把崇义坊比作一个小区。这里有一千人工作和生活。他们的日常生活也要买东西。

崔盼盼便是想把杂货铺做成这个小区的超市。

小区超市的要点是贴近生活,方便生活。

第一样要考虑的是餐点。

崇义坊有饭馆和酒楼。饭馆酒楼的优点是饭菜讲究,缺点是上菜需要时间。

超市的餐点分两种:速食和半成品。

速食可以卖茶叶蛋,肉夹馍,煎饼果子等。这些只做早点,且整个崇义坊都没有重样的。

半成品只在下午卖。把当天新鲜的肉食或蔬菜做成半熟或全熟的状态,顾客可以带回去在加热,抑或直接食用。既可以保证新鲜食材不浪费,又能稍微加价出售。

崔盼盼想得比较清楚,杂货铺餐点的销售对象是各店铺的伙计们,所以整体定价是偏低的。

试营业七天,早餐卖的特别好,下午的熟肉卖的还可以,菜窝窝卖不太动。

崔盼盼根据具体销售情况做了一些调整,杂货店的餐点直接进入了盈利区。

第二件事是增加了成衣。

崔盼盼观察了一段时间,总结出了大中小三个尺寸的样衣。因为古人会束腰带,所以衣服大了一点也影响不大。

为此,崔盼盼先是批发进货一批麻布。

当时也是凑巧了,正好有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