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弃生死天子冲敌阵
观战局军使献计策
刘崇昂首大笑,随即厉声道:“柴荣小儿,你失道寡助,众叛亲离,大势已去,如若投降,说不定我会饶你一命。若冥顽不灵,定叫你死得极其难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柴荣初继承皇位,文臣公然顶撞,武将敢于背叛,现在身陷险境,心中既绝望又愤怒。他性情刚烈,宁折不弯,投降是绝无可能。满腔愤慨之余下了一个决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当下拔出宝剑,高擎过顶,喝道:“杀啊!”竟然抛下三军,单枪匹马,冲向了刘崇。赵匡胤急忙吼道:“张琼,跟上陛下。”张琼答应一声,追上柴荣。身陷重围,势如危卵,大多人都在观望战局,柴荣身边只有区区五六十骑而已。如此少的人马冲向敌阵,无异自取灭亡。他抱着必死的决心,要与刘崇同归于尽,心中的愤慨悲怆无人能够体会。
赵匡胤始终都在扫视战场,思忖破敌之策,当下奔到张永德身边,长话短说,大声道:“张将军,你马上带人冲上左边高坡,放箭射杀敌军,我带人冲击敌军右翼。陛下身边的兵马太少,咱们一定要快。敌军看似占据着上风,但是我们还有中军和左翼。敌人还没有稳赢,我们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张永德瞪大眼睛扫视战场,局势虽然混乱,但并非无迹可寻。如果按照赵匡胤的话去做,说不定真能挽回败局。来不及思索赵匡胤怎么会有如此韬略,怎么能剥茧抽丝,于错综复杂之中看清战场局势?柴荣冲向敌阵,刻不容缓,当即分兵给赵匡胤。两人各司其职,张永德领兵冲上左首高坡,发射羽箭。赵匡胤则带领兵士冲向敌军左翼。
柴荣双眼死死盯着山坡上的刘崇,感觉的到身后马军不多。可是就是这五六十骑一往无前,势如破竹,如同一支支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宝剑,刺向刘崇。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是没有勇气与柴荣单打独斗,浑浑噩噩之下刘崇竟然退却了。他这稍一退却,中军竟然退的更快。刘崇此刻猛然惊醒,明明是等着柴荣上来送死,怎么能无缘无故的退却呢?念及于此,急忙大声喝止。然则兵败如山倒,纵使喊破喉咙,还是禁止不住。事已至此,只能随着败军一起溃逃。他身边就是千军万马,决胜的关头竟然退却,委实匪夷所思,汉军的士气顿时低落。
张永德率军冲上左边高坡,一声令下,万箭齐发,打得汉军措手不及。要命的事情接踵而至,第一猛将张元徽竟然中箭阵亡。中军退败、张元徽阵亡,这两件事情几乎同一时刻发生,汉军的士气跌到了谷底。大势已去,汉军争先恐后,纷纷向北逃窜。杨衮坐山观虎斗,眼见汉军败的莫名其妙,宛如做梦一样,说出去都没有人会相信,摇了摇头,率领辽军脱离战场,返回辽国。
现在战局反转,汉军人心惶惑,而周军则士气高涨。汉军在前面没命的逃,周军则在后面拼命的追。双方你追我赶,从午后直至黄昏。深山老林里天色黑的早,已然夜色苍茫,敌我难辨了。柴荣原本要继续追击,但是追了半天,早已人困马乏。无论三军将士还是马匹都筋疲力尽,再也跑不动了。柴荣无可奈何,只得下令原地休整。张永德、李重进、向训诸将陆续聚集到柴荣身边,柴荣道:“让将士们抓紧时间吃点东西,接着追击刘崇。”向训道:“陛下,密林之中夜色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敌我不辨,万一看不清对方,自相残杀起来,反而不好。”张永德道:“是啊,将士们都跑不动了,想必敌军也是如此。万一刘崇又故计重施,设下埋伏,陛下不能再只身冒险了。等到天亮,咱们再追不迟。”
按照柴荣有进无退的性情,今天不追上刘崇誓不罢休。然则诸将所言不无道理,虽然心情急迫,但也不能真的独断专行,只得从谏如流,咬牙道:“好罢,就留刘崇老贼多活一晚。”顿了一顿,又道:“樊爱能和何徽呢?”李重进怒气冲冲道:“他们带走了大半侍卫司的禁军逃了。”柴荣道:“明天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