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机器人的设想
是王晨自己来把控。
二狗子就负责一个模拟计算,基本没啥难度。
这不,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二狗子已经将电池的整套理论给推算了三十几遍。
经过这么多次的优化后,基本算是达到了王晨所想的状态。
今天所进行的就是最后一次推算,王晨也没有继续让二狗子优化,而是直接让它把图纸花出来。
优化到这个程度暂时也够用了,想要继续提升就得对材料或者结构方面进行升级。
所以王晨也是打算等图纸出来后就正式开始实际的研发。
有了人工智能后,王晨最大的感触就是不用在自己琢磨研发上的问题。
在二狗子帮忙进行推算后,绝大部分的问题就能够在这里面被二狗子给找出来。
王晨只要负责理论以及提供的技术思路没有根本上的问题就行。
这无疑是让王晨的工作量下降了很多。
以前想要找到问题,就必须得实际上手,一边做一边进行优化。
现在好了,只要推算完成,就可以一步到位。
等到后面自己要是把机器人也给倒腾出来,那甚至连手上功夫都不用王晨亲自上手。
只要理论设计通过,二狗子自己就能指挥机器人把样品给设计出来。
想到这,王晨也是摸了摸自己的头发。
机器人这东西在自己研发芯片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过了。
毕竟人类的身体并不是一个适合做长期劳力的存在。
因为大脑会累自然就会偷懒。
而且放射性的思维也很难维持长时间专注的工作。
这算是人类的一个弱项,人力劳动效率态度。
所以解锁人工智能后王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把机器人也给搞出来。
反正现在芯片也有了,不用担心算力上的问题。
但是琢磨了半天王晨还是琢磨着先放放再说。
机器人不比这些,虽然看着有很大的前景,但却不适合现在进行推广。
虽然大家都知道机器人拥有很强的劳动效率,作为老板自然是愿意采购这种不需要五险一金,还能二十四小时干活的机器。
但如果真的大规模推广,那第一个倒霉的肯定是自己。
倒不是说机器人有啥问题,而是这玩意会引发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那就是失业。
这东西一旦占据工厂,那传统的人力劳动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
到时候那么多人失业上面肯定要想办法解决。
一个地方一口气失业十万人那都算是个大难题了,更不用说全国工人有近两个亿。
这么多人一旦面临失业,怕不是上面立马就疯了。
而解决不了他们的就业问题那就只能来解决制造这个问题的人。
所以王晨很清楚的知道,机器人压根就不是现在能够出现的东西。
就算出现也只能是小范围的使用。
再说了研发这玩意需要大量的资金,很有可能会让公司本就不富裕的账本雪上加霜。
终上所述王晨这才放弃了现在就研究机器人的想法。
先让公司存点钱吧,要不然干啥都束手束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