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南宋匹夫 > 第一六三章 破局(三)

第一六三章 破局(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军无法靠近他们的进场,一切都是从败走的散兵口中问来的,李校尉带着前方的人马驻扎第一线,还在盯着那边的情况。”

“赵营的大部队呢?你们发现了他们的动静没有?”

“他们走的不是一路,我回来之前,还没有他们的消息。”

赵若楠点了点头,命令他立刻回去给前方李校尉传令:“北方再往东向派人暗中查探,戒备绝不能松懈;尤其是注意再往东贡水前头的河边,一定要注意有桥梁的地方,看看能否伺机将所有的桥梁焚毁。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那拨军队既然三战拿不下赵营的人,那很可能一直都拿不下了。”赵营还未定势,她的心就不能稳。

信使领命而去。

赵若楠重回军营操练场上,战旗挥动,近六百数的兵卒还在演练着军阵,喊杀震天。士卒们随金鼓旗帜,击鼓而进,低旗则趋,击金而退。旗帜左挥则左,右挥而右,金鼓一同击打,则竖枪戈而坐。

旁边一队,在练习单独刺杀。

军官在一边,用不同颜色的旗帜,配合金鼓号角,发出命令。指挥士卒列出方、圆、曲、直、锐五种基本的阵型。时而方阵成玄武圆盾状,时而圆化为锐。稍微复杂一点的,方阵中一队不动,隔一个人出列,组成外圆内方。

每一次变化,便齐声大喝一声。按照鼓点,前进、后退、刺枪戈、竖盾牌。

因为韩世忠治军严明,乃是天生的将才,又是从最底层的兵卒杀上来的,在平时行军、扎营,闲暇时候,经常组织这种小规模的训练;加上老卒们分散各军,和新兵朝夕相处,平时战场的经验多有传授。

他们,虽然都是第一次经历这种血战,但也见过了建州城这种大型战役,深深知道,在战场之上,会有一大批的弱者、不适应者遭到淘汰,他们不想要成为这一批的人,就是要刻苦训练。

所以,看起来也是像模像样。

其实,就是他们背上了韩字号的大旗,但在这种情况下,敌军人数远超己方,而且赵营的之中大部分军队,不如他们如此正规的训练,却搞的都是以战代练。尤其是他们知道赵营之中,赵继祖乃是知州出身,赵家两个儿子,有都是有着巡防军底蕴出身,领人无视不得。

训练当比不上实战,没有什么能比在生死一瞬间学到的经验更深刻的了。这些情况,赵将军、韩将军甚至梁氏都跟他们交代过。

练至午时,赵若楠没有回府。

韦东林不在,营中就少了许多成文的规矩,赵若楠也轻松了许多,停军下来后,就留在了操练场地边儿,叫亲兵盛来军中伙食,吃了点。

直到临近黄昏,又赶着派人出去,接应南边巡查魏十三一方的兵卒。这个时候,明军已经行军至魏十三先前指定的地点,开始了扎营和防御军事的工作,战壕、拒马之类也俱栽上,辕门处安放的木板较以往扎营的时候安排的更厚,这是想要用来抵挡韩家军手中的霹雳弹的,内外看起来要建三层,修了三四成,防御刚造好一层。

看情况,再有一天,就能大致修好。

直到的探马今天第二次来报:南边敌人,已经探明是“明”字号义军,他们看起来在建设防御军事没有破绽,吕校尉与他们设哨的守军大战了一场,仗着人数的优势,占了一些上风,才冒险探到这这些情况。

上午还阳光明媚的天气,到了下午就阴沉得厉害,临近黄昏更是,阴暗得如同晚上。魏十三仰头观看。乌云又厚又重,像是凝固了一样,风也吹不动。肉眼几乎都可以看到,它在一点一点地增厚,一寸一寸地逼近这片山地。黑云似要将高耸的山岭压垮。

王德派出去的哨兵残部早已回来了。

魏十三也知道了官军前来探过的消息,在他们扎营之处,面向韩军大营的方向,三处能够行军之处,都察觉了有明显的哨岗负责看守。

他其实也知道,对方现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