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猛萝降世 > 第七十三章:气运压制真委屈

第七十三章:气运压制真委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公孙胜觉得,林灵素的态度如此嚣张,难保就是因为,大宋朝对于燕云十六州的窥视有关。

他虽是辽国蓟州之人,然而自幼出家学道,除了家中寡居的老母,就只有二仙山上的师尊罗真人了。

五代十国初期,在北方迅速崛起的契丹,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屡次出动大军南下中原寇略。

沙陀人石敬瑭原先是后唐河东节度使,因为怀疑后唐末帝李从珂对他起疑心,便举兵叛变。

后唐派大兵讨伐石敬瑭,石敬瑭不敌被围,于是就以燕云十六州为筹码,向契丹求援。

契丹军依照和石敬瑭的合约南下,击败了后唐军队。

石敬瑭接受了契丹的册封为大晋皇帝,并且认契丹主为父,自称儿皇帝。

双方合兵消灭后唐,石敬瑭建立后晋朝,并且按约定,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

契丹改称辽国,设立“五京”,以“燕京”为南京,以“云州”为西京。

他们以“汉人治汉”,把燕云地区的农耕经济,和漠北草原的游牧经济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帝国。

由于南方文化的发达程度,远胜北方辽国,因此契丹族的贵族们,以燕云地区的文化为模板迅速汉化。

不仅仅是契丹族的贵族,就连皇族和后族中人同样学习儒学,精通儒家经典。

比如辽道宗耶律洪基为人仁柔,讳言兵,不喜刑杀,仰慕和效法宋仁宗。

他本人曾以白银千两铸成两个佛像,并在佛像后背刻下“愿后世生中国”之文字,供奉于开泰寺。

而且精通音律,善于书画,爱好诗赋,与臣下有“诗友”之交,常作诗赐于外戚,大臣。

除了耶律洪基之外,他的第一任皇后萧观音,还有丞相耶律俨等人同都是辽国中有名的诗人。

正是因为辽国人对燕云十六州的统治方针,保证了儒道佛等学说,在这一地区的流行。

使得燕云十六州境内的汉人,并没有退化成野蛮人,反而出现了“华夷同风”的文化现象。

公孙胜就是辽国统治下,燕云十六州境内汉人的典型代表。

他自小仰慕道教,拜在了二仙山紫虚观罗真人的门下,跟随着罗真人修行。

二仙山紫虚观并非是普通的道观,在天下道教当中,亦是赫赫有名的一个门派。

只不过作为方外之人,公孙胜虽然觉得,宋国想要从辽国手中,夺取燕云十六州,虽然是大动刀兵的事情,但和二仙山紫虚观之间却没有太多牵连。

人间政权的更替,本来就是十分凶险的事情,普通的修道者对这样的剧变,都是唯恐避之不及。

扶龙庭对于修行气运之道的修行者而言,有利有弊,如果成功则修为水涨船高,一旦失败就会遭遇极度凶险反噬。

二仙山紫虚观一脉,并非是修行气运一道的门派,自然对这种事情并不热衷。

所以当年公孙胜听罗真人说起,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乃是另类意义上的扶龙庭时,便下定决心,想方设法要脱离出来,这个坑死人不偿命的火坑。

前段时间出现异象后,公孙胜更是隐隐感觉到,自身契合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天闲星”,乃是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当中,一颗和其他的星宿,并不怎么合群的孤星。

这个意外发现,让公孙胜感觉悲喜交加。

悲的是,他一直幻想着,师尊罗真人的批命,或许有出错了时候,但最终却得到了验证,并非虚假。

喜的是,“天闲星”的这个特性,正好最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公孙胜脱离天罡地煞的因果。

因此公孙胜才会跟着宋江,吴用等人,来到东京汴梁城,准备一手解开自身的因果。

宋徽宗赵佶并不知道,自己写下的名册上,竟然还会有辽国蓟州人混在其中。

因公孙胜这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