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3 章 乌纱头上有青天
会被这些地方官压下来,往往只有席卷多地,人数众多的大规模起义,才会让中央略略重视,但也不一定会采取对策。但那时官民之间的矛盾已然十分尖刻,朝廷在平民心中也是极不可信了,这样的大起义多来几次,王朝的覆灭也就在眼前了。”
时春撇撇嘴:“或许换个人来,咱们还会更好些。你那么讨厌那个人,为何还要为他们家的天下费尽心思。”
月池无奈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一家之天下。若真闹到那一步,只怕早就是白骨成山,生灵涂炭了。再说了,要是没了这家,最有可能的就是外头的北元卷土重来了,那还不如这一个呢。”
时春默默点头:“好吧,好吧,汉家江山,总不能再落入胡虏手中。唉,你说,先帝爷为何就不多生一个呢?”
月池一时忍俊不禁:“无妨,皇后生一个也是一样的。我们做好自己的本分,再静待时机也就是了。我既然到了这里,虽不能像在京一样大动干戈,但至少得做一点实事,要让这边塞之地,更加安定。首要第一步,就是要重建公信力。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
时春定定地看着她,她的脸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红晕,双眼明亮如星子,朝气和锐气重新在她身上出现,她又开始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时春又问道:“那第二步呢?”
月池开始来回踱步,慢慢思索着说:“第二步,我想效仿先辈,设立数个缿筒,到处摆放,让百姓可以匿名投状纸进来。这样,我可以桩桩件件地处理,他们总会认清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开始慢慢信任我。到那时,我就可以开始推行自己的政策。”
时春听到了一个崭新的名词:“缿筒是什么?”
月池道:“是西汉赵广汉的创制,仿照存钱罐的模样而设立的举报箱,形状就像瓶子一样,顶端只有一个小孔,状纸一投进去,就取不出来,除非手里有钥匙。我还可以张贴说一定会保守秘密,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哎,大姐,你觉得这样可行吗?”
她转过身望向她,阳光从她的身后慢慢流淌进来,轻盈柔软得就像梦一样。时春的眼角突然有些湿润,她吸了吸鼻子,笑道:“当然可行了。他们只要亲身接触过你,就一定会明白,你是个百年难得一见的青天大老爷,也会知道,你所思所想都是为了让他们过得很好。”
月池呆呆地立在原地,她难得有些局促道:“可我,我只能动一些边边角角,我这样的境况,我不敢再去到处树敌,开罪大权贵了……”
这下轮到时春来拍拍她的肩膀:“没事的,没事的,我们这些乡下人比宫里人要有良心得多,也要苦得多,只要能保命糊口,就很好了。咱们慢慢来,能捞一个是一个,捞两个就是赚了!”
月池道:“对,捞两个就是赚!不过我觉得,我应该不止捞两个,哈哈哈。”
月池素来是个行动派,打定了注意之后,第二日就去见了都御史刘达。刘达在知晓她不收厚礼,又处置衙役之后,心中就有些惴惴不安,不管在哪个时候,能拿钱解决的事就不算大事,如果既不贪财又不好色,那就证明此人所图甚大,不是个好相与的。
他在听月池说罢来意后,就感觉十分棘手,因为若是帮了忙,万一李越得罪了人,他也要受池鱼之殃,可出言阻止,开罪了李越,也不是明智之举。
他索性暂时让出刑讼之权,只道:“您果然是年少有为,一心为民呐。此事老夫本应亲自出面,与您一同会审,只可惜,为防鞑靼来犯,老夫得去主持营修防御工程,实在是分身乏术。不若这样,您就在巡按察院升堂,院中的官吏悉听您的调遣,您看如何?”
月池看到他闪烁的神色,就知晓他打得是什么主意,她乐得独掌一院,怎会不应允。她想了想还道:“院中的衙役数目有限,恐不够用。前日抓捕流民和犯人,有劳朱将军差人,您看是否可以向朱将军求一道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