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 第481章 改革第一步

第481章 改革第一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只是这些东西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他之前在岭南的时候,就有收购田地,让人研究粮食作物,如今也过了这么多年,想必他们也小有成效了。

之前顾长留手上无权,便是拿到这些东西,想要推广也是一个大麻烦,如今自己拿到了权势,也是时候推广一波粮食种植法,让老百姓科学种田了。

这年代的老百姓没读过什么书,天天又为了生计忙活,根本就没有时间想别的,什么改良作物,他们基本没想过,只想着老天做个人,风调雨顺就行。

可上天哪能尽善尽美,农民想要提高收入,还得靠自己。

比如说,修建水库,挖掘沟渠。

朝廷年年都需要招百姓们服徭役,可百姓们服徭役要么是去修建河堤,要么是修建城墙。

其实顾长留到现在也没想通,这河堤年年修建,就没个修好的时候吗?

究其原因,一来是因为有些贪官中饱私囊,二来,这些官员在任就三年,三年之后他们就往别的地方调任了,到时候河堤城墙便是出现问题,也与他们无关。

所以,这些官员也不管这些建筑的质量如何,反正能保个一年就行,经过一年河水的冲刷了,第二年看着要垮了,再请人修呗。

顾长留也觉得,这些基层官员,三年就调走,着实有些不妥当,三年就走,他们对治地这些百姓也没什么感情,再一个,他们便是有什么政令、想法,三年也不够他们实践的。

而且这时下交通还不便利,三年一调任,调任官员在路上就得花费两月的功夫,这也是一种对人才的浪费。

比如说,这个县令上任后,烧三把火,说要这样做,等换了新县令了,立马又换了一种做事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无为而治的官员,反而是老百姓的福音了。

不然,老百姓是真的经不起折腾。

顾长留思忖着这些事情,第二天便找了殷阁老他们商议,他要将县令三年一调的规矩,提升到五年。

五年一调任,若是表现突出,可以提前调遣到别处,也可以提前升官。

一听说他要改老祖宗规矩,这些阁老们都跳了起来,但是他们虽然脸色变化,心中很不认同,但最后,却也只是说了一句,“县令三年一调,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

“是啊,但是新朝新气象。”

顾长留眼神锐利,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语气,“许多官员因为自己三年就调任,对当地百姓很不上心,别的不说,就说百姓们年年都要服徭役,每年做的事情却都是一样的。

要么修河堤、要么修城墙,难道我们大月朝的工匠技艺,已经落后到如此地步了吗?百姓们的泥胚土房,尚且可以用几十年,万里长城,千年不倒,可一个普通县城河堤跟城墙,需要年年修理吗?”

“县衙城墙可防土匪,河堤有关水利,更是滋事重大,年年检修,也不足为奇。”尹泽苍回道。

“话是如此,可若只是检修,数十百姓足矣,用得着如此兴师动众,究其原因,乃是当地官员,中饱私囊,没能用心修建的缘故。”

顾长留说着,又道:“当然,此事还得召来工部尚书,他既管理天下工程,在这种小事上,也须得格外用心。”

“现下,咱们先讨论官员调任的事情,我建议将三年改为五年,谁赞同,谁反对?”顾长留问道。

曲空明倒是有话想说,但是他根本就不敢反驳顾长留,只垂头不语,倒是殷阁老,开口说道:“突然更改祖宗规矩着实不妥,老夫建议,三年调任保持不变,但可连任,若当地水利工程出现问题,可追究上届县令责任。”

“殷阁老这个建议不错。”

顾长留也是个听得进意见的人,他突然说要改三年为五年,朝中的官员,指不定又要唧唧歪歪,甚至上折子弹劾他了,但他若只是将不可连任,改为可连任一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