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师傅的罗曼史 > 第二十八章 牵线搭桥

第二十八章 牵线搭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春节过后不久,学校就要开学了。大丫已经七岁了,到了上学的年龄。试验厂是个小厂,只有几百名职工,没有自己的学校。而马路对面的机械厂有几千人,办了一座学校,叫“机厂小学”,大丫只能去那儿上学。

这天上午,贺思敏请假带着大丫去学校报名。父女俩离开家,穿过家属区,沿着一条山道往上爬。山道两旁是一垄垄菜地,间或还有一两座野坟。春天到了,杂草间盛开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花。偶尔有一只不知名的鸟鸣叫着从头顶上飞过。

他们走的这条山路大丫也很熟悉。机厂小学的操场上每周都要放映露天电影,他们一家经常扛着小板凳,沿着这条路去看电影。

到了学校,走进办公室,贺思敏拿出户口本给大丫报名。老师问:“叫啥名字?”贺思敏让大丫自己回答。大丫用稚嫩的童音说:“小名叫大丫,大名叫贺建华。”老师又问:“几岁啦?”

大丫伸出手比划着,先出五根手指,又出两根手指,道:“七岁。”老师继续问:“识数吗?”大丫点了点头。老师道:“能识多少?”大丫答道:“一百。”说着又用手比划,先亮手掌正面,再亮反面,然后又是正面……

老师笑道:“别比划了,一百个数,那得比划多久?……”

报完名,父女俩离开学校回家。过马路的时候,大丫看见路旁有一个出租小人书的摊子,便嚷着要去看小人书。贺思敏牵着女儿的手走过去,问摊主:“小人书怎么租?”摊主答:“租一本三毛钱,看一天一分钱。”贺思敏便让大丫挑几本小人书,带回家去看。

贺思敏来设备室当工人已经一年多了,每月工资二十八元。其实,车间里许多工人跟他一样,每月拿着不到三十元的工资,而且一拿就是很多年,从没涨过。最近,车间里传开了,说厂里要给职工涨工资。

晚上回到家,赵娟兴奋地问他:“厂里要涨工资,你听说了吗?”贺思敏点点头,道:“不过,可能没我的份。”赵娟不解地问:“为什么?”

“因为,我虽然被摘了帽,平了反,”贺思敏道,“可文件上说是安排回原单位劳动改造,这就留了一个尾巴。所以,厂里是不会对我一视同仁的。”赵娟一听,愤愤不平地:“这也太不公平了吧?别人都能加,你为什么不能?”贺思敏淡然地:“每个人只加三块钱,无所谓。”

“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赵娟气愤地说,“你干的活不比别人少,为什么加工资就没有份?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我就去找厂领导。”贺思敏连忙劝道:“算了,你就别去找麻烦了。咱们安心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赵娟虽然有些生气,可也有高兴的事。吃晚饭的时候,她对丈夫说:“我可能怀孕了。”贺思敏一听很高兴,大宝已经两岁了,可以满地跑了,这时候妻子怀孕正合适。他瞅着赵娟问:“真的吗?”赵娟笑着点点头,道:“八九不离十吧。这次我特别想吃酸的,人都说酸儿辣女,没准又是个男孩……”

过了几天,赵娟去医院做检查,果然是怀孕了。她很想吃酸东西,特别想吃咸豆角,一想起来就流口水。可是,去年冬天她并没有腌咸豆角,恰巧,她母亲也没有腌。

赵娟知道,厂里的食堂每天早晨供应咸豆角,上班时便抽空去了趟食堂,想找人要一点。当她穿过食堂大厅,走到后厨门口时,听见里面有几个人正在大声说话,其中就有孙小凤。

她们好象正在谈论涨工资的事。其中一人道:“听说,这次加工资不是每个人都能加,像贺思敏那样当过y派的人就加不到。”孙小凤插嘴道:“就是,如果y派也能涨工资,那不都跑去当y派啦?”说得大伙儿哄堂大笑……

赵娟听了,气得转身就走,咸豆角也不要了。她气鼓鼓地回到档案室,脑子里回荡着那几个人哄笑,过了许久,肚子里的气也没有消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