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老兵之用
直走到案几旁,点起油灯,展开一段空白的布帛,磨墨提笔,就此刷刷落笔起来。
关银屏为他端来一盏茶水,借着灯光望去,卷首“伤病杂护论”几个字赫然入目。
原来,经过这些日子的亲身经历,加上倍于常人的细心观察,姜维陆陆续续明白了不少事情。
譬如,战争中真正死在战场上的将士并不多,死亡大多发生于战场之外的疾病感染,以及将士们在战场上受伤后没有得到适当的救治,或者救治后看护不利,进而导致伤重致死。
一路上,他一直在想,是否有什么法子能够显著提升己方伤员的康复水平。
作为一位穿越人士,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人道的关怀是与生俱来,潜移默化的本性,倒也并非他忽生妇人之仁。
其次,加速伤兵恢复,于蜀汉军队而言,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但凡士兵第一次上阵,面对肃杀、压抑的战场气氛,总会显得手忙脚乱,四肢不听使唤那是再正常不过了,平日的训练成果根本就发挥不出三成。
新兵打一打顺风仗倒还好说,若是遭遇苦战,最先奔溃的便是这一拨人。所谓“顺风浪,逆风投”说得就是他们。
但老兵不一样,他们有过一次这样的经验,面对敌人便会显得从容自信,知道如何躲避攻击、如何有效实战反击,如何将平日训练灵活运用到战斗中。
民间有句谚语,叫做“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大抵是指老人的人生经验丰富,可以给家族中的后辈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其实在军中,老兵的作用同样重要。而且,如果军中的基层将官,譬如伍长、什长、屯将等职位皆由老兵担任,那么老兵自身的经验可以通过传帮带影响到五人、十人、百人……
后世宋时抗金英雄岳飞岳武穆有句名言:“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他这话的意思是,唯有将知兵能、兵知将心,战中才能布置各种精妙变化而阵型不乱,打起仗来方能如臂使指、心手如一。
在战斗中,上层将官制定合适的战术固然十分重要,但更要紧得却是需要有人去执行、去落实。
而这群称为老兵的群体,才是真正能够将上级将领的战术意图完美落实的关键所在。
岳武穆就是带着这样一群身经百战、彼此信任的岳家军,方能在转战南北期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此时伤病营中数百伤兵,别人弃之如履,但姜维却是视如珍宝。因为他知道,这些伤员经过血与火的淬炼,待恢复后重新入伍,其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将远远超过同等数量的新兵。
眼下,秭归城有名将关羽镇守,可保万无一失。
但接下来也不知道主公刘备是否会亲自带兵接应。倘若是他亲自领兵前来,按照他刚烈的性格,必然咽不下这口气,汉吴之间可能会爆发更大的战事。
故而,在姜维看来,在蜀中援军到来之前,尽量多、尽量好地救治这些伤员,显然是十万火急之事。
他需要好好回忆一番上一世的见闻,理一理思路,并将可行的措施记录在案,整顿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