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良苦
易小海答应,搞不好适得其反。
李开山对易小海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吃软不吃硬,否则也不会跟田家搞到那种地步。
现在他坚持,还解释了那么多,自己估计很难说服他,
“小海,我答应你的条件,不过我也必须说好,5年结束,那些年轻人必须无条件放回原单位。”
“没问题,但是他们要是原单位不受重用,受了委屈自己跑回来,跟我可没关系。”
李开山这才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年轻人对原单位没有归属感,果在汉唐实验室呆5年,还愿意回原单位?
自己好像不小心被易小海给坑了!
易小海似乎能猜到李开山沉默的愿意,主动给出了自己早就相好的方案:
“领导,来汉唐实验室的年轻人在交流期间,原单位工资和福利都不能少,汉唐会单独给他们一份补贴,”
“等到他们5年交流结束,汉唐实验室会聘请成绩优异的学员成为实验室的顾问,有实验室的津贴。”
“他们在实验室的职位跟原单位的职位不冲突,您看这样行吗?”
李开山在思考易小海这个方法有没有给自己挖坑,在分析过后确定没有再思考这个方案有利的地方。
首先,
汉唐实验室聘用他们为顾问,也就是说他们也算是汉唐实验是的
人,回到原单位,能说是汉唐外派,也能说是回来。
至于是外派还是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年轻人还是跟汉唐有联系,对回到原单位不会有抵触。
其次,
他们在汉唐实验室只能获得钱,得不到名,
如果拿着汉唐实验室和原单位的两份报酬,再回到原单位做出成绩,那可就是名利双收。
他们能安稳的呆在原单位,解决了后顾之忧。
只不过有好也有坏,
汉唐实验室给了他们退路,那些年轻人要是在实验室过得不愉快或者受到排挤,直接辞职走人都很有可能。
也就是说以后要当宝贝一样的护着那些人。
李开山再次明白易小海的意图了,
聘请优异的学员就是希望给那些有本事的人留一条后路,如果不能受到重用,汉唐实验室就会欢迎他们回来。
到时候是科研单位的损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易小海是逼着原单位重视这些优异的学员。
李开山突然有点佩服易小海了:
“你还真是。”
“谢谢领导,我把这当作夸奖了!”
“哈哈哈,好,真希望国家多些你这样的年轻人。”
“会多的,越来越多。”
易小海像是期望,更像是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