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钱都是浮云
就这么做了。
“原来是孙姑娘,幸会,幸会,这都是小道,姑娘的诗巾帼不让须眉,在下听了也许想要一晤,没想到今日有缘,竟然见到了。”贾珏着实惊了一下,竟然是礼部尚书孙升之女,这一家子可都是猛人。
这位孙姑娘的爹是进士,现任礼部尚书,大伯孙堪是武状元,现任都督佥事,正二品,相当于军团副司令,祖父同样官至尚书,二叔三叔四叔都是进士,现在各有任职,这才是朝廷的中流砥柱,权贵世家。
听闻孙家有一小姐,名镮,应该就是眼前人了。
就贾政原先那五品官,贾琏的同知,连跟人家提鞋都不配。当然,这是在不提武勋世家这一条的前提下,不过等过两年,显然就真的提鞋都不配了。
“贾公子客气了,飞猪居士的大名如今可是无人不知,家父的书房就挂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一诗,说飞猪居士是罕见之才。”孙镮嘴角衔着笑,远山般的黛眉轻轻的弯着。
楼下的那个管事突然间上来,怪怪的看了一眼贾珏,然后在孙镮耳边嘀嘀咕咕的说来一通,大概是宣扬刚才他在楼下的所作所为。说完,管事便离去了。
贾珏依然优雅地轻捏起茶杯慢慢品鉴,心中却有点嘀咕,刚才砸场子砸的有点爽,这会儿肯定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攻略之路任重道远啊。
“头骨积铸探天门,诘问高仙羞不羞。”孙镮听到刚才管事来报告刚才楼下的情况,顺便说了这首诗,脑海里不禁多诵了两遍,这样意境深远叙述刻骨的句子,真的是眼前这个看上去与自己相差仿佛的公子做出来的吗?这样的才气,恐怕她家里的几个哥哥,素有才名之称的母亲怕是也不如。
“这首诗立意深切,看来公子在诗词一道上造诣非凡,的确比我的诗要好很多。”说着,孙镮就吩咐人在雅间准备美味佳肴,她定的规矩原本是到了日子后选定第一名,现在看来不用了,这首诗肯定是。
“吃饭就不必了,我只是听说天香居也有好诗才来的。”贾珏没有跟管家离开,也没有与孙镮继续讨论诗词歌赋,转而与旁边蠢蠢欲动,脸上充满不满的未来外甥说起话,与他讲一篇《天书奇谭》满足他的好奇心。
话说曾经有一个叫做袁公的神仙,住在……
这个故事贾珏没有做什么修改,本来就被重编的很好,非常适合孙云这个年纪的孩子听,神奇和美妙中还有善恶有报的内涵。
现在的神话故事大多只是开个头,没有经过深度开发,他重新编纂的山海经就添加了些教育意义的成分,才能保证住文远会馆的销量。
故事很快讲完,孙云鼓掌喝彩,要他再讲两个听听,完全把贾珏当做茶馆的说书先生。
书馆里的故事大多乏味,不是姜子牙就是杨家将、林冲之流,讲的也一般,照本宣科,跟贾珏绘声绘色的辞藻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时间不早了,改日吧,若是你想听,回头去荣国府找我。”贾珏讲完的时候,已经快到申时,古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对此极有讲究,到了时间就要回家,当然,纨绔子弟除外。
与孙镮和孙云道别后,贾珏带着李贵离开,身后孙云依依不舍,看到如此有缘的忠实书迷,贾珏让人把新印好的《蜀山传》给他送去一本。孙云正要上车,看到书异常高兴,邀请贾珏过几日一起去城外玄真观祈福,原来孙升年纪大了,最近一直身体不好,孙镮见了便要去上香祈愿。
不曾想,这未来外甥如此上道,贾珏麻利的答应了,这可是好机会。
“三爷,走远了。”旁边站着的李贵咳了一声提醒说。
“我知道,想事情呢。”贾珏轻拍了他一下,进入文员会馆吩咐了些事情就离开了,给张明文留下几个几何定律,让他自己琢磨去。
张明文和一众人很是不解,不是气势汹汹,安排妥当了去拆台的吗,怎么还跟对面有说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