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伐西岐沈大夫上表
容急忙站出来拜道。
如今的殷商好不容易走向正轨,一切都在蒸蒸日上,若是这个时候发动战争,不仅劳民伤财,加重百姓负担,还将这一切的大好局面尽皆打回原形。
同样身为总兵官鲁雄也出言柬道:“末将启禀陛下,东伯侯姜文焕年年不息兵戈,使游魂关窦荣劳心费力;南伯侯鄂顺,月月三山关,苦坏生灵,邓九公睡不安枕。”
“黄元帅更是远征东海,如今久无消息。”
“西岐虽败,但也底蕴深厚,陛下可点大将镇守,严备关防,料姬发纵起兵来,中有五关之阻,左右有青龙、佳梦二关,姜子牙纵有天大的本事,亦不能有为,又何劳陛下怒激。”
“方今二处干戈未息,又何必生此一方兵戈,自寻多事。况如今库藏空虚,钱粮不足,还当酌量。古云:‘大将者,必战守通明,方是安天下之道。”
商容鲁雄此话一出,立刻惹得众人深思,就连纣王都开始有了一丝犹豫。
若说商容之话,他可以不听,但鲁雄乃是沙场老将,本事高超,战阵之事无人出其左右。
就连闻仲都要向其问计,如此难不成真的要放弃攻打西岐,先平定东南之乱?
于是纣王将目光又望向了一旁还未表态的闻仲与申公豹。
闻仲同样也有些犹豫,如今的殷商当真是千疮百孔,各地乱军层出不穷,诸侯具反,而且还要坐镇朝歌防备着宫中的那只妖孽,说实话他是真的有些分身乏术。
当即思考了一番,然后出班朝鲁雄问道:
“老将军之言虽是,犹恐西土不守本分,倘生祸乱,吾安得而无准备?况西岐南宫适勇贯三军,散宜生谋谟百出,又有姜尚乃道德之士,不可不防。一着空虚百着空。临渴掘井,悔之何及!”
鲁雄开口回道:“太师若是犹豫未决,可差一二将,出五关打听西岐消息,如动,则动;如止,则止。”
闻仲听罢点了点头,鲁雄之言倒是图稳,算是如今折中的方法,倒可一试。
于是朝纣王禀报道:
“陛下,臣认为老将军所言甚是,可以采纳。”
说完归于己班,显然是认同鲁雄之言。
至于申公豹他则是一直没有开口,如今刚刚加入殷商,虽得国师之位,但却根本不能服众,也不适合在金殿之上发言。
当然,他心中自然是希望纣王出兵西岐,且不说与姜子牙的恩怨,就如今的态势申公豹自然也知晓一些阐教的内幕,西岐今后绝对是殷商的最大的对手。
没有之一。
可如今就连闻仲也支持先行观看,他也无可奈何。
于是众臣便纷纷跟着谏言:
“陛下,众臣所言有理,料姬发一黄口稚子,姜尚不过一术士,有何作为!”
“如今殷商之患在于东南,还请扫清边患,再行对付西岐。”
纣王坐在朝堂之上紧皱着眉头,默默不言,显然是心有所动。
因为众人所说的不无道理,集中攻打一处,伤其一臂不如断其一指的道理他也是懂的。
纣王用手敲了了敲身旁的座椅,最后终于下定决心:
“既然众爱卿皆有如此打算,那就先平定东南,再……”
纣王的话还未说完,便有禁卫急匆匆的前来禀报:
“禀陛下,沈大夫又带着刀闯进宫来了,他说有表章上奏,有要事面见陛下。”
纣王张了张嘴,闻言一怔,沈大夫来就来呗,为什么说又,嗯,这不重要。
因为他已经激动了起来,沈大夫来了,自然殷商就有了希望,他自然也就有了希望,于是纣王立刻开口道:
“宣沈信上殿。”
身旁的奉御官,抬了抬头刚要开口,嗯,不用宣了,因为沈大夫已经来了,禁军根本拦不住他,习惯了。
而沈大夫来的第一句话便是:
“老太师所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