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之步步高升 > 第一章 人头

第一章 人头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人?大人?”

“大人,您快醒醒啊?”

陈凌轩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一股恶心之感顿时涌上心头。

“唔……”

“大人?”

“大人,您没事吧?”

“这……这是哪儿?”

陈凌轩勉强睁开双眼,却发现四周都是穿着古代长衫的人,正满脸担忧的盯着自己。

自己揉着脑袋,只记得昨天晚上陪几个哥们、姐妹一起聚餐,然后多喝了几杯……

“大人,我们在沧州城门口呐,您忘了?”

“沧州?”

闻言,陈凌轩微微皱眉,倒吸了口凉气,猜测自己难道穿越了?

“哎呦!”

陈凌轩的脑海中刚刚浮起这个念头,顿时感到头痛欲裂,潮水般的记忆一下子涌入了脑中。

陈凌轩,字晋卿,家境普通,天启四年进士,在翰林院供职。

在十天前召开的朝堂扩大会议上,自己的恩师,时任吏部尚书的东林党大佬林少游带人和司礼监魏忠贤等人在边关军费支出方面,进行了一次“热烈的亲切交流”。

当时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利欲熏心,竟然头脑发热的主动站出来发言道:“边关军费可以自给自足,由当地供应,不需要朝廷额外支出。”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

不情愿出钱的天启皇帝、内阁和司礼监顿时大喜,当场就宣布陈凌轩由六品翰林被破格提拔为了正四品的沧州知府,让他去沧州推行自给自足的策略!

沧州地贫民穷,本来老百姓生活就困苦,还经常受到蒙古、女真游骑的骚扰,更雪上加霜的是当地有两千驻军(花名册),由于经常拖欠军饷,便肆意骚扰地方。

朝廷理亏,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竟然逼得三任知府一走一辞一自杀,导致空缺长达两月之久,谁都不愿意跳入这个火坑。

面对这样的烫手山芋,陈凌轩的后台东林党人本该谏言制止,但因为他们在朝局斗争中连连败退,急需要地方政绩给自己贴金,于是顺水推舟,这个烫手山芋就落在了没有背景的陈凌轩身上。

“晋卿,你这一次一定要好好干,做出些名堂来!内阁对你的期望很深,如果你能在两年之内让沧州百姓丰衣足食,让军民相安,你便是为朝廷立下了大功!”临走前,林少游等东林大佬“真诚”的叮嘱和保证道。

于是,陈凌轩踌躇满志的带着几名随从,奔赴沧州上任了,可没想到刚抵达城门口,就被眼前的一幕活活吓死了……

……

“没有什么。我就是头有些疼。”

接受信息完毕的陈凌轩推开随从的手,自己勉强站立起来,但目光很快又被城门口那一幕吸引了!

霎时间,他瞪大了双眼,满脸的不可置信。

城门口冷冷清清,除了昏昏欲睡的两个守城士兵外,没有一个人进出。

更加骇人听闻的是,仅仅只有二十多米的沧州城墙上竟然悬挂了几十个木头笼子,每个笼子里面都放了一个血淋淋的人头!

鲜血从栅栏缝里滴滴落下,城墙上、城门口到处都是血迹。

“这!”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凌轩牙齿咬得咯咯作响,脸色难看的指着城墙上还在滴血的人头,向四周的随从怒斥道:“你们给我解释一下,这是怎么一回事?”

“大人……”

一名随从张三大着胆子,机灵的回答道:“您刚才从马上摔了下来,大家都忙着照顾您,也没有来得及弄清楚这件事。我看城门旁边贴了告示,我去看一看。”

“快去,快去!”

不一会儿,张三回报道:“大人,官府告示上写着这些都是被抓的土匪,被斩首示众的!”

“土匪?”

陈凌轩眉头紧锁,显然并不相信这个拙劣的说辞。

城门楼子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