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 7 章
赵氏作势要打他:“没大没小!”
平安躲在老爹怀里咯咯直笑。
这种久违的亲近,使陈琰理解了妻子的用意,自两年前那件命案之后,他争分夺秒埋头苦读,只为在今年的乡试,明年的会试、殿试中取得更好的名次,博一个好前途。
浑然不觉自己忽视妻儿已经整整两年了。
孙知县说得没错,自那以后,平安果然没有再藏过任何东西,为表感谢,陈琰亲自从陈老爷的小库房中选出一副米芾的字帖送给孙知县。
陈老爷诧异:“诶?不是……与我何干?”
赵氏批了他一笔零花钱,这才怏怏作罢。
……
时人不喜五月,不嫁娶不盖屋,不搬家不砌灶,五月一过,结婚的摆宴的便扎堆起来,陈老爷夫妻俩频繁外出应酬,陈琰需要出门时都会带着平安。
这天在书铺遇到平州府学的周教授,陈琰上前行礼。
周教授弯下腰严肃地打量平安,直截了当的问:“就是他偷了你的考牌,害你错过科试?”
平安巴不得当街找条地缝钻进去,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陈琰只是温和的笑笑:“犬子是有些顽劣。”
周教授又问:“考试在即,怎么还有时间带着孩子在外闲逛,你家里人呢?”
陈琰道:“家父家母外出不在,拙荆娘家有事,学生带他出来买两本程文。”
周教授点点头,似乎对这种“顽劣”的孩子没有多大兴趣,只是提醒陈琰,科举这件事最重一气呵成,再而衰三而竭,下个月初二去省城参加录遗,可千万不能再出岔子。
七月初二,嗯,平安默默记在了心里。
……
辞别周教授,从书店出来,平安长舒口气:“爹爹,你老师好凶。”
陈琰道:“这就觉得凶了,明年去学堂读书可怎么办?”
平安笑嘻嘻道:“那就不读书。”
陈琰但笑不语,领着他继续往前走。
“爹爹,为什么要说娘亲是拙荆,我娘不笨,也不是树枝。”
陈琰耐心解释道:“‘荆’有钗裙之意,‘拙荆’是谦称,‘我这粗陋之人的妻子’,不是贬低娘亲。”
“哦,”平安又问,“犬子呢?”
“也是谦称,我这……”陈琰险些被他绕进去。
平安自言自语:“我这狗儿子,我这只狗的儿子,这只狗是我儿子……”
“吃冰碗吗?”陈琰看到街边有个冷饮摊子,转移话题道。
“吃。”平安干脆地说。
陈琰递上几枚铜板,摊主取出一只碗,在碗底垫上碎冰,上头浇上果藕、莲子、鸡头米、去皮的核桃、杏仁和蜜桃,据说是北边的吃法,不知何时在江南时兴起来。
“犬父呢?”平安又问。
摊主大叔听了,盛浇头的勺子都掉回盆里。
“没这词。”陈琰道。
“我这条狗的爹。”
陈琰深吸一口气,解释道:“那叫家父。”
“我家这条狗的爹。”
陈琰觉得自己还能忍着不把他的狗腿打断,实在评得上大雍第一慈父了……
他盘算着,回家立刻备上礼物带上孩子走一趟岳家,把孩儿他娘请回来。
冰碗做好了,父子俩找地方坐下来,平安接过小木勺,先吃顶上冰凉的甜瓜,一口下去暑热顿消,眯着眼睛笑,终于不再纠结犬子和家父的含义了。
陈琰只许他吃上面冰凉的水果和果仁,下面的碎冰却是不许多吃。
“回家睡一觉,下午咱们去外祖父家。”陈琰道。
“真的?!”平安眼睛一亮:“可以将娘亲接回来了!”
“等会儿见到娘亲知道该说什么吗?”陈琰问。
平安放下勺子,声情并茂:“娘亲,平安好想你!”
陈琰显然不太满意:“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