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品牌升级蜕变
产品的开发方向锁定在以“拼搏”为主题的岭南点心上,但具体的产品形态和故事内容,他还在不断推敲。他决定先通过市场调研了解顾客的需求,同时从岭南的历史文化中寻找灵感。
“下一款产品,不仅要好吃,还要让人吃出了力量。”林粤生暗下决心。
品牌模式虽然已初具雏形,但未来的道路仍充满挑战。然而,正如他从岭南文化中学到的那样,越是艰难的环境,越能锻炼出真正的强者。
林粤生站在研发厨房,眼前是一张空白的设计纸。他的脑海中回想着系统发布的任务——“推出全新的招牌产品,并以此为核心构建品牌故事”。过去的瑶柱芋角讲述了“乡愁”的故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一次,他需要讲述岭南人的另一种精神——拼搏与进取。
“岭南地少人多,百姓从来都靠拼搏开创生机。我们这款新产品,既要表达岭南人的坚韧,也要符合早茶的传统。”林粤生自言自语。他回忆起岭南先民在艰苦环境中拓荒的故事,尤其是岭南地区渔民与山民的生活方式,最终灵感一现——“船点”。
“这是一种独特的早茶风格,体现岭南人依水而生的特质!”他提议,“我们做一款外形酷似小船的点心,用料上结合传统与创新,既要看起来精致,又要保留早茶的亲民性。”
研发团队在林粤生的带领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围绕“船点”的主题,提出了各种点心创意:
?糯米船点:用糯米制作船体,内里填充香甜的馅料,象征船舱的富足。
?虾仁船点:以鲜虾为主材,突出岭南水乡的特色。
?五谷坚果船点:将岭南常见的五谷杂粮融入点心,寓意拼搏的力量来自于坚实的基础。
最终,大家一致决定推出三款不同口味的“船点”,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并通过这一产品传递岭南人不畏艰难、扬帆起航的精神。
就在团队开发方案的过程中,系统适时提供了新的技能帮助:
系统奖励:“高级配方调整”技能,提升点心制作精度,优化口感与外观设计。
利用这项技能,林粤生在研发中发现了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传统糯米点心容易粘牙,但通过系统优化,他成功调整了糯米与椰汁的比例,使口感更加柔软细腻;虾仁船点则通过腌制技术提升了鲜味层次,让虾仁的弹性更强。
在产品即将面世之际,林粤生充分利用90年代的媒体资源,为新品造势。他通过地方报纸和电视节目向公众传递“船点”的设计理念,并借用岭南文化的背景故事吸引观众的兴趣。
“岭南人是海洋的子孙,水乡的子民,我们这一代靠着船谋生,也靠着船扬帆远航。这份点心,传递的是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在一次地方台的采访中,林粤生动情地讲述“船点”的文化内涵,让观众对新品充满期待。
与此同时,林记还推出了一系列互动活动,比如邀请顾客通过投稿分享自己关于“拼搏”的故事,赢取新品试吃券。这一举措进一步增强了品牌与顾客之间的情感联结。
新品上市的第一天,林粤生特意赶到总店,亲自观察顾客的反馈情况。
“这是什么啊?看起来像一艘船!”一名小男孩指着点心橱窗里的“船点”惊喜地叫道。
“老板,你这创意真好!尝一口,味道也真不错,既有老味道,又有新意思。”一位常来的老顾客竖起大拇指。
试销当天,三种口味的“船点”全部售罄,顾客们纷纷表示:“终于有了既有岭南特色,又符合时代审美的点心。”更令人惊喜的是,不少人特意带着家人一起来林记,表示要“尝尝看这个传说中的船点”。
林粤生的成功引起了“晨光茶楼”的注意。作为一家全国连锁品牌,“晨光”素以标准化和高端化运营见长,他们之前并未将林记视为真正的竞争对手。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