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成王长大,周公归政。
佐武王、治理大周的重任时,那局势简直比这艰难困苦上百倍,说是‘地狱模式’都不为过。到处都是战乱后的废墟,诸侯们人心惶惶,百姓们流离失所。但我不也一步一个脚印,摸着石头过河,慢慢地把这大周从混乱的边缘拉了回来?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你身上流淌着大周王室的高贵血脉,有着先辈们传承下来的智慧和勇气。倘若你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真的遇到了难题,实在是犯难纠结,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你就去找召公奭或者其他那些忠心耿耿、经验丰富的大臣们一起商议探讨。可千万别学那莽撞无脑的‘程咬金’,只知道凭着一股蛮劲瞎冲乱撞,那样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在经过了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之后,成王的心中虽然依旧有着些许紧张与不安,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而周公旦也开始着手筹备那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归政大典。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黄道吉日,镐京城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周公旦所举行的归政大典盛大而隆重,整个京城仿佛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与期待的海洋之中。现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来自各地的诸侯、大臣、贵族以及百姓们纷纷齐聚一堂,那场面好似一场巨星云集、震撼人心的音乐节,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不同的神情,有期待,有好奇,有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周公旦身着华丽庄重的礼服,昂首阔步地登上了那高高耸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台。他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高大威严,仿佛是一座承载着大周历史与荣耀的不朽丰碑。此时,台下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周公旦的身上,那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尊重。
周公旦站在高台之上,声若洪钟,那声音传遍了整个广场的每一个角落:“诸位卿家,今日乃是我大周的一个重要历史时刻。我,周公旦,承蒙武王与成王的信任,在这过去的岁月里,暂代天子之职,治理这广袤的大周江山。如今,成王已然长大成人,他的才华与智慧、品德与勇气,皆已具备了成为一代圣君的条件。因此,今日我便将这治国大权,郑重地交予成王!这就如同在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接力赛跑中,我跑完了属于我的前段路程,此后的辉煌征程,便看成王如何凭借自己的力量全力冲刺,创造出属于他的伟大篇章!”
周公旦的话音刚落,台下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成王朝着周公旦深深地行了一个大礼,那大礼中蕴含着无尽的感激与敬意。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周公,您对大周的功绩,犹如那巍峨高山,令人敬仰;您对小王的恩情,恰似那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小王定当铭记于心,没齿难忘。在未来的日子里,小王必将全力以赴,以周公您为楷模,以大周的繁荣昌盛为己任。若在治国的过程中有任何差池与失误,您可得像从前那般直言不讳地批评指正,助小王不断地升级进化,成为一名合格的君主。”
台下的大臣与诸侯们也纷纷跪地,高呼:“大王圣明!周公高风!愿我大周千秋万代,永享太平!”那呼声此起彼伏,如汹涌澎湃的海浪,震耳欲聋,直冲云霄,仿佛在向整个天地宣告着大周的新与新希望。
归政之后,周公旦并未彻底地归隐山林,享受那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他深知,自己对大周的责任与使命尚未彻底完成,虽然不再直接参与朝政的决策与管理,但他依然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在幕后默默地为成王提供着自己的智慧与经验。
有一次,成王被一个棘手的水利工程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犹如被困在一座错综复杂、机关重重的迷宫里的小老鼠,四处碰壁,找不到出路。原来,国内的几条主要河流在雨季来临之际,频繁地发生洪涝灾害,淹没了大量的农田和村庄,百姓们苦不堪言。而现有的水利设施却年久失修,无法有效地抵御洪水的侵袭。成王和大臣们商议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