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真像大白得信任
自叶清婉于诗会上巧妙化解赵贵妃的刁难之后,宫中的局势便愈发诡谲微妙。赵贵妃虽心有不甘,却也在明面上收敛了锋芒,暂作蛰伏之态。然而,叶清婉心中清明,深知赵贵妃此人心性狭隘,善妒且阴狠,绝不会轻易罢休,定然还在暗处筹谋着更为阴毒的阴谋诡计。
故而,叶清婉不敢有丝毫懈怠,愈发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她每日皆留意着宫中的风吹草动,一言一行皆思量再三,生怕稍有差池,便会落入赵贵妃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
与此同时,皇帝钟离煜对叶清婉在诗会上的不卑不亢、机智应对,心中赞赏不已,对她亦是愈发关注与信任。为还叶清婉一个公道,皇帝暗中派遣了最为信任的心腹之人,仔细探查赵贵妃此前对叶清婉的种种陷害之举。这一番调查,可谓是抽丝剥茧,困难重重。那些赵贵妃的心腹爪牙,皆拼死抵抗,试图掩盖真相。然而,皇帝所遣之人,皆是精明强干之辈,他们不惧艰难险阻,冲破重重阻碍,终是将那隐藏在黑暗深处的真相,一点一点地挖掘了出来。
原来,赵贵妃因嫉妒叶清婉初入宫便得到皇帝的垂青与宠爱,心生怨恨,遂起了歹毒之心。她先是指使身边的心腹宫女,在叶清婉的日常饮食之中暗暗动手脚,致使叶清婉在数场重要的宫廷宴会上身体不适,无法展露风采,从而失去皇帝的关注。再者,她又暗中散播种种谣言,恶意污蔑叶清婉的品行,试图在皇帝心中将其形象抹黑,令皇帝对叶清婉心生厌恶。
这一日,皇帝在御书房中召集了赵贵妃、叶清婉以及与此事相关的众人,欲当面对质,将此事彻底查清。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压抑,皇帝钟离煜面色阴沉如水,双眸之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他冷冷地注视着跪在下方的赵贵妃,厉声喝道:“赵贵妃,你可知罪?”
赵贵妃听闻皇帝的质问,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娇躯微微颤抖,却仍强装镇定,妄图狡辩:“皇上,臣妾不知犯了何罪,还望皇上明示。”
皇帝冷哼一声,目光愈发冰冷,将那堆积如山的调查证据,猛地扔在了赵贵妃面前,怒声道:“你多次设计陷害叶清婉,心思如此歹毒狠辣,竟还不知悔改!这些证据,皆是你罪行的铁证,你还有何话可说?”
赵贵妃望着眼前那一份份确凿的证据,心知此番已是无法抵赖,顿时瘫倒在地,泪如雨下,泣声道:“皇上饶命啊,臣妾一时被嫉妒冲昏了头脑,犯下大错,臣妾愿受责罚,只求皇上开恩,饶臣妾一命。”
叶清婉则静静地站在一旁,神色平静如水,眼中并无半分得意与幸灾乐祸。她深知在这宫廷之中,树敌过多绝非明智之举,得饶人处且饶人,或许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于是,她盈盈跪地,求情道:“皇上,贵妃娘娘或许只是一时被嫉妒蒙蔽了心智,犯下过错。臣妾恳请皇上念在贵妃娘娘往日的情分上,从轻发落。”
皇帝听闻叶清婉之言,心中对她的赞赏更甚,目光中满是欣慰与怜爱,说道:“爱妃心地善良,宽容大度,实乃后宫之典范。但赵贵妃犯下如此大错,若不严加惩处,难以正宫规,安人心。”
最终,皇帝权衡再三,下令削减赵贵妃的月例,禁足半年,令其在宫中好好反省思过。
此事过后,皇帝对叶清婉的信任与宠爱更上一层楼。他深知叶清婉不仅才情出众,能在诗会上以诗明志,巧妙回击赵贵妃的刁难;更是心地善良,宽容大度,在赵贵妃罪行败露之时,还能为其求情,彰显出非凡的气度与胸怀。
于是,皇帝决定晋升叶清婉的位份,封为婉妃。此消息一经传出,宫中众人皆惊。那些曾经对叶清婉心存嫉妒或是轻视之人,此刻皆纷纷改变态度,前来祝贺。
一时间,叶清婉所居的宫中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恭喜婉妃娘娘晋升位份,娘娘洪福齐天,日后必定恩宠不断。”一位嫔妃满脸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