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何以说倚老卖老的李嬷嬷对贾宝玉有着满满的母爱?
,别生气……&34;的安慰,一边招呼着她家吃&34;滚热的野鸡&34;,又叫丰儿给她拿拐拿擦泪的手帕子,李嬷嬷才随着凤姐走了。走时,李嬷嬷还不忘赌气:
&34;我也不要这老命了。索性儿没了规矩,闹一场子,讨个没脸,强如受那娼妇蹄子的气。&34;
四、李嬷嬷倚老卖老的背后
奇怪的是,袭人面对李嬷嬷&34;倚老卖老&34;的霸道行为,却是一味的息事宁人。
之前李嬷嬷喝了枫露茶,贾宝玉摔了茶杯,贾母派人过问时,袭人为李嬷嬷掩饰,说是自己失手砸了钟子;宝玉要撵走李嬷嬷时,又赶忙劝阻:
&34;你立意要撵他也好,我们也都愿意出去。不如趁势连我们一齐撵了,你也不愁没有好的来服侍你。&34;
在李嬷嬷吃了原本宝玉留给她的酥酪时,又假言只想吃风干栗子,要宝玉剥栗子,躲开宝玉的追问。
在57回宝玉发了呆病&34;眼也直了,手脚也冷了&34;时,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请&34;年老多知&34;的李嬷嬷来看看……
这究竟何故呢?按理,袭人对李嬷嬷应更恨才是。
从书中透露的种种细节分析,不难看出,原来袭人之所以这样对待李嬷嬷,除了她个性使然、又是李嬷嬷一手调教的丫头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她明白:
李嬷嬷作为宝玉的奶妈,她是真心疼爱宝玉的。
故贾母、王夫人不会撵走李嬷嬷,她得罪不起,只能息事宁人,否则就是自己&34;背锅&34;。
在枫露茶事件中,丫环茜雪被撵出贾府,李嬷嬷只是&34;告老解事&34;。这其实是贾母和王夫人从中调停的结果。贾母王夫人怎可能仅因奶妈拿了包子、喝了一杯茶将她撵走?这传出去岂不影响贾府的声誉,何况&34;孝道&34;是主流价值,贾府的公子怎能背此骂名?
无辜的茜雪当了替罪羊,这便是活生生的前车之鉴,只能吸取教训!
无奈这李嬷嬷太渣渣哄哄,为了表现自己&34;奶妈&34;的重要地位,大刷存在感,便一而再、再而三的&34;作&34;,还拿她开骂向她撒气……
故脂批:&34;奶母之倚势亦是常情,奶母之昏愦亦是常情。&34;
深晓利害关系的袭人,只好想方设法为李嬷嬷的&34;作&34;买单,即便伤害自己,还得为她开脱。
这也侧面说明李嬷嬷对自己奶大的宝玉是真心实意的,甚至比她自己的儿子还要在意。
其实,书中也多处不经意间写及李嬷嬷关爱宝玉的细节:
贾宝玉在薛姨妈家喝醉后,悄悄探望,见宝玉在屋里睡着了,才放了心出去。
后来她&34;告老解职&34;后,亦多次去宝玉那里过问,问宝玉如今一顿吃多少饭,什么时候睡觉等等。
在26回宝玉凤姐被马道婆作道法陷害,幸得一僧一道赶来解救,后来宝玉养了33天病好后,李嬷嬷为宝玉传话,通知贾芸办事:
&34;好好的,又看上那个种树的什么云哥儿雨哥儿的,这会子逼着我叫了他来。&34;
在57回,宝玉发了呆病袭人请她来探望时,更有李嬷嬷的真情流露。
她看了半日,问他几句话,没回答,用手向他脉门摸了摸,嘴唇人中上边着力掐了两下,也不觉疼。
宝玉这一人事不知的情形,吓坏了李嬷嬷,当即&34;呀&34;的一声搂着放声大哭,还捶床倒枕道&34;可了不得了&34;、&34;这可不中用了&34;、&34;我白操了一世心了&34;等等肺腑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