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黄天之世 > 第七百二十三章:百废待兴、恩威并施

第七百二十三章:百废待兴、恩威并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样的宽大的处理是针对一部分不太严重的罪责,罪大恶极者,民怨沸腾者,并不适用。

而那一部分的豪强世家要么选择弃车保帅,要么便被黄巾军的军队给消灭。

如今太平道虽然占据四州,治下千万之民,但是实际上底蕴不足,百废待兴,要想真正的掌控除去并州之外的另外三州,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并非是一蹴而就之事。

游戏之中攻城略地,占下一城,占下一地便可以利用城池、地方的物产、资源、人力。

但是在现实之中并非游戏,真正掌控一地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军心、民心、交通、收支全都需要去考虑。

现实中的人各有各的思想,各有各的做法,各方的势力都需要利益,都想要得到好处。

若不能做好利益的分配,让跟随着你的人获得利益,得到支持,那么走到最后将会变成孤家寡人走向消亡。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三月,诸葛亮大军开始行动。

首先沿水路自成都快速到达犍为郡的治所僰道,而后以僰道为前进基地,分为三路,同时进军讨伐叛乱三郡。

蜀汉三路大军南下,连战连捷,雍闿、朱褒、越嶲三郡的首领相继被斩杀。

建兴三年,五月,诸葛亮带领大军渡过泸水,进入益州郡境内。

在克服了气候、地形、运输等多重困难之后,终于是在味县的北方,追上了孟获军。

双方在味县以北展开军阵,爆发激战,最终汉军经历血战,一举将孟获麾下的夷兵击败,孟获亦被生擒。

接着,诸葛亮大军南下到达味县地区与李恢的部队会师。

随后汉军向西继续挺进,进兵滇池,并分兵思路,前去平定四周的部族。

建兴三年,秋,南中之役以汉军战胜而结束。

诸葛亮击败了南中叛军之后,南疆各部才真正的归心,

孟获等一众蛮王对于诸葛亮心悦臣服。

现在许安自然不可能逼反南疆的夷人部落,然后将这些夷人部落击败收心。

对于如何治理南疆的夷人各部,许安提出了方案,和贾诩、许攸两人,还有雷铜、吴懿商讨之后定下了方略。

这份方略最后并没有修改多少,贾诩和雷铜等人只是提出了少许的修改意见,方略之中只有一小部分不太符合当地南疆部落的情况。

而许安询问他们的原因,也就是为了贴近实际。

大体的方略,许安很肯定,这份方略的举措绝对是正确的。

因为历史已经证明这份方略的可行性。

方略的着重,主要是以土司制度为主,怀柔与威慑政策为辅,恩威并施。

汉时周边各国多是俯首称臣,虽然有时掀起叛乱,但是汉军都能将其镇压。

对于如何治理周边部落、国家,汉庭一般是扶植亲近的势力,以怀柔为主,以威慑为辅,再加上汉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兵强马壮,因此周边的小国一般轻易不敢反抗,汉庭的怀柔政策,也使得很多的部落感念恩德。

虽说很多部落都没有建立文明,但是受到汉文化长久的影响,并非是只畏威,而不怀德,这也是这个时代令人有些感怀的事情。

昔日傅燮被围冀县,数千名曾经受过其恩惠的胡骑在城外请求傅燮出城,并愿意保送其返回故里。

盖勋兵败,胡人首领知晓是盖勋领兵,因为其收过恩惠也不曾加害,反而是将其送归。

乌桓丘力居等人听闻刘虞就任幽州牧,立即便派出了使者请求归降。

当时的乌桓还是占据上风,但是丘力居等人知晓刘虞来到之时,仍然是选择了归附。

而后刘虞被公孙攒斩杀,其旧部乌桓人鲜于辅、齐周、鲜于银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反抗公孙攒,要为刘虞报仇。

有汉一朝,怀德者难以胜数。

只不过,怀德者有,但是无赖者更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