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十三州
袁绍接替冀州牧一事。
北面的局势陈都朝廷无力管辖,公孙瓒进攻韩馥的借口也合情合理,他言称自己是想要带兵进攻董卓,却被韩馥阻拦,于是这才进攻韩馥。
袁绍就这样堂而皇之的接任了冀州牧。
冀州是如今汉帝国富饶可以排行入前三之列的大州,青、徐、豫、兖四州虽然也属于中原地带,但是其刚刚经历了黄巾复起,可谓是元气大伤。
四州黄巾军主力虽然北上,与许安成功会和,但是如今在青、徐、豫、兖四州之地,还有不少的黄巾军存在,袭扰城邑。
其中最大的一支黄巾军如今盘踞在兖州和徐州交界处,号称有十万余众,声势浩大无比。
这支黄巾军先是向徐州出发,徐州军一开始节节败退,但是随后徐州刺史陶谦任用亡命东海的泰山人臧霸及其同乡孙观等为将。
臧霸和孙观两人大肆招募军将,随后带领着徐州军在琅琊郡的临祈击破了东进的黄巾军。
剩下的黄巾军也被迫逃出徐州境内,向着兖州进发。
黄巾破走后,陶谦上表拜臧霸、孙观为骑都尉,令其屯琅玡郡治开阳,驻守徐州北面,徐州因此平定。
不过徐州名义上虽然遵奉刘协为帝,但是陶谦似乎别有用心,他牢牢的掌控着徐州,外人仍旧无法插手徐州的内政。
原先的十八路讨董军,如今只剩下了十四路,已去了四路。
豫州刺史孔伷病死,颍川郡太守李旻、东郡太守桥瑁两人被刀兵所杀,冀州牧韩馥让位于袁绍。
现在的局势非常不明朗。
冀州被袁绍占据,兖州刺史刘岱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其却只在刘协刚进入陈县时,派遣了使者跟随着大众一起朝见,后续便不见了动静,不过看起来似乎和袁绍关系不菲。
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山阳太守袁遗、北海国相孔融,似乎都以袁绍马首是瞻。
奋武将军曹操在扬州一带募兵后,又会和其余去各地募兵的军将,如今又聚集了五千余人,刘协听从了刘宠的建议,封曹操为济阴郡太守,和济北相鲍信两人相邻。
不过曹操虽然人在兖州,但是却多次派遣使者进入陈都朝廷。
昔日曹操在陈留起兵,曹嵩没有相随,带着不少的族人到徐州的琅邪郡避祸。
在孙坚击破了董卓,进军洛阳之后,便带着宗族南下,一路辗转来到了陈都。
因此如今曹氏宗族之中也有不少的人在陈都朝廷为官,甚至于曹嵩还被重新拜为了九卿。
曹操和鲍信两人态度恭敬,并没有倒向袁绍。
如今的大汉十三州,被十三名州牧刺史或者的势力所控制。
其分别是:
司隶董卓、凉州韩遂、并州许安、
豫州孙坚、荆州刘表、徐州陶谦、
冀州袁绍、幽州刘虞、青州焦和、
兖州刘岱、益州刘焉、交州士燮、扬州陈温。
其中董卓占据司隶校尉部大半,关中之地,挟持着朝廷百官还有天子刘辩。
许安占据并州,自封为左将军,领并州牧,定鼎并州,威压匈奴、乌桓,如今盘踞在北,并不参与中原的乱局,自从四州黄巾进入并州之后,攻占了上郡后,便没有了太大的动静了,一门心思的关上门发展。
冀州、兖州、青州三州,还有河内郡,实际上正处于听调不听宣的状态,被袁绍所控制。
而偏向陈都朝廷,则是豫州、荆州、徐州、幽州、扬州五州。
而益州刘焉、交州士燮两人距离中原颇远,没有选择站队任何一方,而是选择了固守,坐观局势。
明面上看来陈都朝廷,刘协的势力是最大的。
但实际上现在陈都朝廷真正可以控制的地区,实际只有豫州、扬州两州。
扬州北面就是豫州,而西面则是荆州,加上孙坚的老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