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憧憬美好未来
虽然已是三月天,早晚还是有些冷,但白天温暖的气息已经悄悄来到人们周围,让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脚步正在靠近,还有种寒冷过后温暖而至的喜悦。毕竟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在适合的时候播下种子就能给人带来无限的希望和遐想。
“周末了,真好啊!就是感觉有点儿累,时间快点儿过去吧!”赵玲把书扔到床上,自己也随着躺在了上面。
“再坚持三个多月,就熬过去了,如果我们考上了好的大学,到大城市里去,到时候我们也许会很怀念现在的日子呢!”华小雨微笑着应着。
“是啊,希望我们的努力会有结果吧,可是现在我只想睡会儿。”赵玲翻了个身,继续躺着说。
赵玲和华小雨两个人是双榆一中高三的同班同学,她们住在同一间宿舍已经快三年了,也算是说得来的非常要好的朋友,她们的家都在离县城几里外的农村。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到县城来读书,考上大学,走出去是她们唯一的出路,也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法,尤其对这些心有梦想的女孩子来说,可以说是唯一的机会。然而许多农村家庭,供孩子在县城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杂费,生活费一年下来加起来的费用还是不小的数目。他们平时也知道节俭,很少买新衣服,也没能力买很多的复习资料,因为她们清楚地明白,自己能有读书的机会不容易,能在县城读高中已经是福气了。能让女孩子读高中甚至读大学的家庭,在培养孩子方面,他们的思想算是先进的。父母希望孩子有好的未来,因现实情况所限,能做的也只有尽他们所能供子女上学。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父母,在农村靠着几亩农田和一些果树过日子,可以说是靠天吃饭。他们一年的收入要用来维持全家人的日常开销,收成好些,就宽裕些,收成不好,日子就不那么轻松了。
赵玲还有一个读初二的弟弟赵凯,她心里明白,家里能从本来就不算宽裕的生活费中省出姐弟两个上学的开支是非常不容易的。她懂得生活的艰辛,也不会大把花钱,能节约就节约,她想着少给父母添点儿麻烦。她学习刻苦,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也算可以,如果正常发挥,读大学没有很大问题,就连她自己也非常憧憬着能有一个美好的前途。
周六到了,住校生中午可以回家,休息一天。赵玲的家相对其他同学来说,离学校不能算得上很远,坐大客车花上四块钱就可以回家。她想家,但她又害怕回去,怕回去看到的是自己不想看到的。别的同学周末从家里回来都是开开心心的,谈论家里的事情,想想那些欢乐、那些平常温馨的画面在自己的家里也发生过,自己也亲身感受过,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完全没了以前的温暖感觉。也许是现实生活的不如意,爸爸与妈妈总是吵架,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仿佛是两个陌生人,更或是像有仇的人,完全不顾及自己和弟弟。妈妈或许又和前几次一样,离开家不知道去了哪里。回到家里,只能是着急和心塞。
家中目前的情况,赵玲也无能为力,只能是心理压力无形地增加着。她留在学校里,想象着看不到不想看到的场景,对家,对父母至少还有一丝温暖的幻想存在,也许他们这段时间和好了呢。幻想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外一回事。赵玲也许是真的长大了,不回家也不能不担心,反而总是惦记着,生怕妈妈会有什么事情,学习也总是分心。她不想被人知道这些,即使别人知道了,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也不能理解她的心情,不能体会她的不容易,更不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况且,在这个紧张的学习阶段,同学多数都是无忧无虑,不用为这些担心和发愁,谁又有多余的时间去关注这些和他们无关的事情呢。
“你怎么了,好像不开心,你回去么?我要收拾东西回家了,明天见。”华小雨边问边收拾东西。
“哦,我没什么,你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