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皇长孙,爷爷朱屠夫 > 第618章商人和官员的郁闷,这下发不了财了

第618章商人和官员的郁闷,这下发不了财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若是发现有官员在暗中作祟,诛九族!”

朱元璋冷声道。

底下的官员许多都泄了气,他们想发财的美梦算是做不成了。

虽说朱元璋已经下发了谕旨,但也不能保证彻底了断此事。

在如此大的利润面前,肯定会有不少人前赴后继。

况且应天府距离长安遥远,监管力度自然不可能有多严厉。

当地官员势必会和商人串通一气,借着风口在长安倒卖房产。

朱雄英早就料到会有此事发生,早在前一天便派出大批锦衣卫就地勘察。

凡是发现倒卖房产的,不用上报直接就地问斩。

迁都长安的消息,很快登上了大明民报。

应天府的百姓对此反应十分强烈。

一个国家往往是都城最为繁华,经济最为发达。

应天府作为大明的都城,这么多年自然吃了不少大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百姓手里的余钱自然是要比其他地方的多出不少。

但现如今,大明决定迁都长安。

应天府的经济肯定也会跟着衰退,就拿房价来说,迁都当天应天府的房价便下降了整整一成。

百姓虽然对此多有怨言,但朝廷已经决定的事岂是他们能随意改变的。

与此同时,长安也要开始进行第一轮的修缮工作了。

朱雄英首先要做的并非是修缮皇宫,而是疏通渭河。

这工程量可不小,必定要消耗大明不少的人力和物力。

长安虽然紧邻黄河,但是以现在的技术根本没有办法在黄河上通船,所以只能把注意力放到渭河身上。

作为都城,海上航线是十分重要的。

水路在现在的明朝算是比较快的运货方式,疏通水路后迁都之事的效率便会快上好几倍。

现在的渭河虽然可以通往船只,但其含沙量极高。

若是现在放任不管,则日后肯定会出现问题。

迁都,乃百年大计,自然不能含糊。

朱雄英当天直接下令,严禁在渭河周边砍伐树木,若有发现,一律问斩。

此举关系到长安的货运问题,自然不能含糊。

朱雄英和朱元璋在处理长安之事时,用的刑罚基本上都是就地问斩。

长安距离应天府遥远,许多政策自然不能完全落实。

这也就导致了长安的百姓法律意识淡薄,哪怕是朝廷出了旨令,也很有可能会不当一回事。

只有先杀两个,才能震的住场子。

至于长安的人口素质,只能等迁都后在做培养。

就都城来看,长安的货运方面明显是不达标的。

至少比不过应天府。

现如今海上贸易盛行,长安自然是分不到这波红利。

之所以选择定都长安,还是因为草原问题。

草原的问题愈演愈烈,这是整个大明全都有目共睹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