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蜀王的嘴唇微微颤抖,那双曾经充满威严的眼眸此刻却闪烁着不安与疑惑,他缓缓开口道:“简明孝,你此举究竟意欲何为?难道不知此举对我蜀国意味着什么?”
“蜀国大王殿下,”简明孝的声音冷静而坚定,他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缓缓说道,“下官只是奉命宣读圣旨,至于圣旨的深层含义,还需殿下您自行揣摩!毕竟,圣意难测,我等臣子只能遵从。”
听到“简明孝”这个称呼,蜀王心中的不祥预感愈发浓烈,仿佛有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他凝视着简明孝,试图从对方的眼神中寻找一丝线索,但对方那如深渊般平静的眸子却让他更加不安。
这道圣旨的内容再明确不过:就是要借钱!而且数目之大,前所未有。大明王朝已近三百年历史,皇帝竟然以圣旨的形式来借钱,这不仅让蜀王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惊,即便是纵观整个大明的史书,也从未有过这样的记载!
蜀王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圣旨上的每一个字,仿佛想要从中找出这荒谬命令的源头。他本不想接这道圣旨,但考虑到抗旨的严重后果,只能勉强举起双手,高声喊道:“臣朱至澍领旨。”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苦涩与无奈。
站起身后,蜀王又恢复了那高傲的姿态,他拿着圣旨仔细端详,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一把刀,刺痛着他的心。他冷笑一声,那声音中带着无尽的嘲讽与悲哀:“简明孝,你以为我真的会相信这道圣旨吗?不论这道圣旨是否损害了皇家的颜面,朝中那些书生也绝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旨意!”
“请大王殿下自行辨别真伪。”简明孝跟在蜀王身后,语气不紧不慢,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的眼神深邃而复杂,既有对蜀王的同情,也有对局势的无奈。
蜀王反复阅读圣旨,几乎要将其翻烂。他的手指在圣旨上轻轻摩挲,仿佛在寻找着一丝温暖,但那份冰冷却直透心底。简明孝终于忍不住问道:“大王殿下,这道圣旨到底是真是假?”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仿佛这个问题对他至关重要。
这可是原则问题,只有手续合法,后续的行动才能被视为合法。如果蜀王否认圣旨的真实性,那么简明孝也就无需再客气了。
蜀王沉默片刻,他的目光穿过繁复的宫殿,望向远方那片被夕阳染红的天际。他深知,这一刻的抉择将决定他未来的命运。尽管心中不愿,但他还是点了点头:“圣旨是真的。”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每一个字都耗尽了他的力气。
“大王殿下,”简明孝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悯,“流寇张献忠已经逼近万县一带,不日即将抵达!我军缺粮少饷,无法长久作战。下官奉旨前来筹措军饷,还望蜀王殿下能够成全。”
蜀王眯起眼睛,陷入了沉思。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是他内心挣扎的回响。借钱?这绝不可能,他此生都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天下藩王众多,为何偏偏要借蜀王的钱财?再者说,皇帝林小风反复无常,言而无信,借出去的钱财就如同肉包子打狗,一去无回。
想到这里,他淡然一笑,那笑容中带着无尽的苦涩与无奈:“秦老总督,你也知道大明朝的律法,藩王是不得干预朝政的。我被封在蜀国,对付流贼张献忠是朝廷的事情,按照律法,我不方便参与!”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绝,仿佛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简明孝望着高傲的蜀王,心中仅存的好感也消失殆尽。他深知,这一刻的抉择将决定他未来的命运。他沉声说道:“大王殿下难道不担心洛阳福王的事情重演吗?”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冷意,仿佛是在提醒蜀王一个残酷的事实。
林小风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攻陷了洛阳,杀死了福王朱常洵。这个历史事件如同一道阴影,笼罩在每一位藩王的心头。蜀王的面色一变,他的手指紧紧握住圣旨,仿佛想要从